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冥想中的高僧的腦波出現美妙的α波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效腦波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不僅是腦波研究者,現在一般人也對α波日漸關心。打到我研究所的電話數量增多,購買訓練α波裝置的大有人在。α波如此受到矚目的理由,我想有兩個背景。
第一是對高度技術社會的反動。隨著技術的進步,物質文明幾乎達到頂點。拜其所賜,這個世界變得非常方便,但人類是否因而精神上得到滿足感卻值得懷疑。與其說是活著的喜悅,倒不如說越活越空虛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不禁要問,人類所制造出來的文明空間給人類帶來了什么。
這種傾向,在實際上處在高科技現場的人特別強吧!或許他們為了能親身參與高度的技術而感到自豪,但對于他們的工作內容必然感到不快。環境過于人工,作業流于機械。這實在不是人該做的工作!陷入這種情緒亦不為過,有時表面上滿足是,但潛意識中卻有所不滿。
現實中參與高科技的人,不僅僅是精神上的負擔而已,肉體也多感不協調。視力低弱,頭痛欲裂的人所在多有,女性則為生理失調所惱。每天做得精疲力竭,實在無法感到自己是健康之軀。
如此一來,諸如人活著為何、快樂是什么等問題開始源源不絕于耳。這個問題不會太簡單就能求得答案才是。對于人類生命根源的關心更是居高不下。我想,或許可以從α波之中求得端倪。
第二則是前面已述及,對于人類“腦”的興趣。對于人腦的機能,任誰都相當關心,可是到目前尚無一令人滿意的解答,腦,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話又說回來,也由于電子工學技術革命新的成果,才得以一點一點慢慢地解開腦中之謎。
的確,人腦依然宛如黑洞,怎么樣才稱得上是頭腦好?什么叫集中力?對這些問題的答案,看來得藉α波的研究來解開了。對此問題關心之強,我們稱之為社會現象之一并不為過才是。
α波備受矚目的契機,肇于坐禪的冥想
可是,再怎么對腦的構造有興趣,若僅止于研究,是一點兒好處也沒有的。若不能活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點意義也沒有。
關于此點,α波的研究對于人類生活貢獻的可能性大大地提高,縱使對于腦這個大黑洞的內容不明之處甚多,但只要觀察α波,總算得以嗅出一點相關人類生活的蛛絲馬跡。
現在對α波的普遍認識越來越高,若說是股“α波熱”,這可算是第二波。第一波熱潮,須回溯到一九六0年代后半。
那時掀起這股熱潮的,是坐禪時的冥想。測定冥想中的高僧的腦波,便出現了美妙的α波。那時,對于禪究竟為何物的關心席卷世界,而帶動出這股東方熱的理由之一便歸α波了。
當時,在美國出現了一稱之為嬉皮的年輕人。他們對于特質文明的頹廢心生厭惡,一味地企求身為人類的自由,在他們尋尋覓覓的結果,發現了東方思想是特質文明的對極,特別是對于禪的神秘性心意不已。
嬉皮在歐美掀起重新檢視東方“禪”的風潮。禪的“忘我之境”,便是人類所求的最高精神世界的這種認識,在各地散播開來。如同前述,由于技術的進步,冥想成了研究的對象。打頭陣的便是美國了。
進入冥想,達到“忘我之境”的人是相當了不起的。此刻,腦中發出α波。α波與人類的精神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觀念產生,同時這亦被認為是解開人類腦機能之迷的線索。
甚至于經由研究而解明了許多事情。在恍恍惚惚之時,或臨睡前朦朦朧朧之時,會出現α波。易言之,在精神處于安逸狀態時,便和α波產生關系。
α波容易出現的狀態持續下去,心情便較為輕松。如此一來,α波甚至亦可用來做為對付壓力的對策。此外,若集中意識會出現α波,便可將α波做為一個指標,而必然會有各式各樣的活用方法。
隨著研究日趨進步,可以了解α波悠關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如此一來,α波便可被認定為頭腦開發或對心理健康的有力手段了。
電子禪的熱潮給α波的研究澆了一盆冷水
本來“冥想α波”的觀念并非毫無問題。因此,曾經α波的研究多多少少變成了一種應景的現象。
分析冥想中的僧侶的腦波,是日裔心理學者裘神先生。“無我”或“無”這種境界,若非自己親身體驗,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為了調查冥想究竟是指心理、生理的何種狀態,神野先生將日本禪僧請至研究室坐禪,做了各種測定。連同腦波,亦測定肌肉的緊張度、呼吸數、血壓等等,對冥想中出現α波時特別注意。當時正值美國刮起一陣東方熱,神野先生“冥想=α波”的研究發表,也在報紙上宣騰一時。
但也許是熱過了頭,方向有了偏差。坐禪要到“忘我之境”,不修行個十年、二十年是不行的。這對一般人而言是做不來的,但若是要讓腦波出現α波的話,則較不成問題。換句話說,由“α波等于冥想”來取代“冥想等于α波”,“速成禪”或“電子禪”亦可能造成轟動。
如此一來,α波的研究本身就會變得很“漫畫”了。將學生們的頭戴上腦波計,α波一出現便有嘩的信號,或者會有燈號點滅滅。至少可以解釋為只要是α波出現,便同等于達到冥想的狀態。
話雖如此,學生們想必仍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要如何才會出現α波,得開始想想各種辦法。姿勢該如何擺、呼吸該如何調整、要在心中描繪何種景象,在嘗試各種方法當中找到了有效的方法。
現在想起來真是頭腦有些短路,但不論是教授或學生皆頗當一回事,證明大家很有毅力。當中,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士氣,甚至利用只要出現α波便給與報酬的方法。學生們為了拿到那筆錢皆凝神努力擠出α波。
當時有了成果,便有了α波很容易就能出現、誰都有辦法冥想等結論,又引起一陣騷動。當然就出現了反動的論調,質疑迭生。
縱使出現了α波,和冥想的境界仍有很大差別的反論出現了,實際上,在自己心生雜念時亦有可能出現α波,故有此種反論自不足為奇。這也可說是此波熱潮的頂點。在出現了冥想與α波根本是兩回事的議論之后,在70年代中期“α波熱”亦急速冷卻。成功網
拜其所賜反而使研究回歸正途中。我本人亦對“α波等于冥想”的說法抱持懷疑,腦波只不過是電氣生理的指標而已。要將其與冥想等宗教的心理狀態結合,未免牽強了點。光憑出現了α波,是不足以說是達到了冥想的境界的。換句話說,α波是冥想的必要條件,而非絕對條件。
在美國的“α波革命”之后,腳踏實地的研究繼續進行。在美國的學會亦有多數關于α腦波的研究論文被提了出來。我想從此應立足于對α波正確的認識之后,再來做實踐的應用吧。
志賀一雅簡介:日本科學家,日本腦力開發研究所所長,工學博士,著有暢銷書《阿爾法腦波革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neng/naobo/14420.html

相關閱讀:如何掌握和利用a波
通過冥想達到α 波狀態
音樂開發人的右腦潛能
清點覺知的片刻
超能力現象在α狀態時出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