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潛意識的運作
、傩麓碳ぃ戮W絡一②長大后,遇到某件事一③新皮質在500萬分之一秒內提供所有有關的儲存記錄,選擇最恰當的網絡一④邊緣系統重拾那最恰當的記錄所擁有的情緒,產生推動力量。
2.意識的運用
經過反復思考,我們亦可以創出新的網絡,而且能夠在短期內使網絡變得極其深刻,從而給我們以推動力。這兩個途徑誰的力量大?
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完全要視每一次雙方所走的途徑中哪些網絡更深刻,因而引起的情緒更強而決定。總結下來,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可能:
(1)一個兒童成長過程中某些負面的人生體驗會成為他長大后的心理障礙,因為所有已有的網絡都只給他類似的負面情緒,沒有例外。
(2)如果適當的培訓或輔導,這個人可以憑引導而改變意識思考進而改變大腦網絡,從而克服那些心理障礙。我的課程里有很多這類的技巧。
(3)因為信念可以憑自我意識思想而建立,我們固然可以憑有效的思想技巧使我們產生提升的信念;但是無效的,妨礙一個人健康成長的信念也可以因此而建立。
以下就討論一下這方面的內容:妨礙和局限性的信念會對一個人產生多大的影響。
3.運用意識思考去改變潛意識里的障礙
大腦新皮質,也就是我們的腦最表層的3毫米厚度,有6層神經元。它們儲存了每一個人的知識和學問,其使用方法就是制造連接網絡。每有新的資料需要儲存,神經元就會產生新的樹突和軸突,建造新的連接網絡。每個連接網絡代表一點知識學問。每次用到它時,這個網絡都會啟動一次。同一件事有三個不同的做法,我們會說有三個選擇,在某種條件之下,其中一個選擇會有最好的效果;在另外一些條件之下,另外的選擇會更好。故此,選擇越多,我們的能力越大。
我們的腦的運作極其復雜,不是用文字能夠解釋清楚的。下面我嘗試向大家介紹一些科學家已經肯定了的資料:
假若一個意念由新皮質第一層的一個神經元開始,至第六層的神經元之間可以建造的網絡,可以有多少不同選擇?
請看以下的表格:
每個神經元與多少其他神經元連接 xl x2 x3 x4 x5 x6 xn
第一層 1 1 1 1 1 1 10*10*....
第二層 1 2 3 4 5 6 10*10*....
第三層 1 4 6 16 25 36 10*10*....
第四層 1 8 27 64 125 216 10*10*....
第五層 1 16 81 256 625 1296 10*10*....
第六層 1 32 243 1024 3125 7776 10*10*....
一個工作不順心,或者擔心下崗的職員,朋友曾經提議與他合作搞點小生意。他也曾想過,他的思考過程是這樣的:
①與朋友合作搞小生意。
②我沒有經驗,怎能成功? ·
③外面競爭如此激烈,一定失敗!
、軙蝗蓑_走股本,我輸不起!
、菽昙o大了,無法與別人爭了!
⑥學識又不足,真是太難了!
簡單地說,這位先生的思考過程只是一連串的“不”字(除了第一步)。結論只會有一個,就是“不”。如果他反復地這樣想,一 個月后你問他這個問題,他不僅會很堅決、清晰、肯定地說“不可能,沒法想”,而且會有很多理由去說服你那是不會成功的。他已經用意識思想,不斷重復網絡的方法建立了一個很深的信念。 如果除了“不”外,這位先生還在每一步驟有另外其他3個選擇:
(1)與朋友合作搞小生意。
(2)不。
①什么生意不大需要經驗呢?
、谀贻p時也常逛書店,開書店成嗎?
③小舅子做電腦生意,開電腦店需要經驗嗎?
(3)不。
、僖胍恍﹦e人未想到的新招!
②服務一定要比別人好!
、垩芯恳幌略鯓硬拍苁诡櫩驼椅覀!
(4)不。
、僮约旱纳庾约赫疹櫋
、诓回澬、不虛浮,腳踏實地。
③去請教鄰居做會計的周先生,怎樣才會被騙。
(5)不。
①少了體力,但人間智慧多了,我們閉智不閉力。
、谑裁瓷獠挥米约焊冻鰟诹Φ?
、垠w力活兒,可以找鄉下的親戚來做。
(6)不。 ,
①什么生意無須很多學識?
、谧钚枰膶W識是什么?去讀速成班!
、畚业娜松腔邸⒐ぷ鹘涷、人際關系會很有用。
每個步驟有四個選擇,總計起來,這位先生比剛才一個“不”的選擇多了一千倍的機會!而我們每個人的腦能夠容許有的選擇幾乎是無限的,因為平均來說每個神經元與10000—15000個其他神經元連接,若按最低的10000個計算,我們可有的選擇已經是1兆兆了,更何況尚有腦里其他部分不同構造的可能性呢?
還有一點,老天造人的時候,便設計出我們的腦根本沒有“不”字存在的可能性。換句話說,我們的腦不能接受有“不”字的指令。“不”字只存在于意識思想中,其惟一的功能,只是使我們停止不前,絕無好處。
所以,我們的腦里已經有足夠的能力使我們在人生中有種種不同的選擇,從而達到成功快樂。而NLP的技巧,就是發揮里這些能力的方法。
2.7兒童成長過程中大腦的發展
大腦的發展是從胚胎頂尖上的幾個細胞開始,在數個月內經過一個急劇繁殖的過程,發展出2000億個腦神經細胞。它們彼此競爭以爭取與發育中的身體各部分建立聯系。未能成功建立聯系的腦神經細胞會得不到所需的化學成分,因缺乏營養而導致死亡。受孕后20周, 一半的腦神經細胞被淘汰,只剩下1000億個伴隨這個人面對世界。這次龐大的過量生產是必需的:確保有足夠的腦神經細胞去 發展出新的技能,如同我們的祖先發展出直立行走和語言。腦神經細胞的學術名稱是神經元。
大腦的運作,依賴于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網絡,就如一座現代都市的運作依賴于大廈房屋之間的道路網絡。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網絡在出世之前便已開始建立。 外界經感覺器官傳入的任何刺激都導致新的連接網絡的產生。
連接網絡是由一個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接觸而產生的。一個神經元與1000-200000個其他神經元接觸(接觸點稱為“觸突”)。 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其腦中新增加的神經元之間接觸的速度,可以高至每秒鐘30億個接觸點。
出生后8個月,一個嬰兒的腦里會有約1000萬億個接觸點,之后這個數字會減少。未能與外面世界建立聯系的網絡會消失。在0~12歲時,這個孩子腦里的連接網絡會下降至500 億個接觸點。在多刺激因素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這個時候腦神經連接網絡數,比一個在缺少刺激因素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的腦神經連接網絡數會多出25%,這就是兩個孩子智商差異的原因。由此可見,孩子出生后最初3年對孩子大腦發育至為重要,遺憾的是,絕大部分的兒童在這3年里沒有得到這方面的適當照顧。
神經元之間接觸點的產生及消失,也可以由思考上的刺激來決定,這也是大腦能力提升的來源。大腦能力的增長,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8個字來形容最貼切不過:用得越多,能力越強。 人從出生到12歲,大腦就像一塊吸水力特強的海綿。這12年是每個人最重要的學習階段,期間觸突會大量地產生和消失。這12年,尤其是最早的3年,奠定了一個人思考、語言、視力、態度、技巧等能力的基礎。12歲前特別方便各種能力的學習網絡全部出現,大腦的基本結構亦定了型。
外界的刺激能永久性地改變腦神經細胞中遺傳基因的功能。應激反(一般稱為壓力)和可卡因一樣,能產生生物化學上的改變,直接影響一些主要腦神經細胞里的遺傳基因,因而形成了永久的、不良的行為模式。
以下腦神經網絡數據顯示一個嬰兒大腦的發展是如何的迅速。數字是同樣大小的大及樣本在不同時期的觸突(接觸點)的數目:
在母體里28周 124(百萬個)
出生時 253(百萬個)
8個月大 572(百萬個)
]9個月大 354(百萬個)
一對蜾贏有10萬個神經元,一對老鼠有500萬個神經元,人的近親猴子有100億個神經元,人有1000億個神經元,超過所有動物。因此人有自覺性、語言,能夠聯想和把現今的事處理得更好。其他的動物,因為腦都沒有這么發達,只能依靠本能反應。
引導神經細胞學會做它的工作,感官經驗是十分重要的,若在一段關鍵時間里沒有適當的感官經驗,神經細胞便失去學會做有關工作的能力。即使一個完美的大腦,假如在出生后的兩年內沒有處理過視覺經驗,這個人一生都會看不到東西;又假如一個人在10歲之前沒有聽過某種語言,這個人將學不好這種語言。
2.8記憶和學習
我們的記憶可以分為短暫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暫記憶幫助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片刻需要,例如記某人的電話號碼,打完電話便也忘記了那個號碼。長期記憶有兩類:一類是關于“怎樣做”,另一類是關于“什么事”。"怎樣做”的一類記憶,又稱為“不可言性記憶”或“隱晦式記憶”。這類記憶不需要意識的參與,是不自覺地提用的,涉及的大腦部分包括感官及運動神經網絡、小腦、杏仁核、基底神經節及其他中腦部分。
"什么事”的一類記憶,又稱為“可言性記憶”或“明示式記憶”。這類記憶需要意識的參與:專心和集中注意力,涉及的大腦部分包括前額葉和顴葉的系統,包括海馬體。這兩類記憶可以再細分如下:
(1)不可言性記憶。根據學習模式的不同又可以大致分為:
——條件反射。
——一般的習慣。
——通過學習掌握的技能,例如打字、騎自行車等。
(2)可言性記憶?梢苑譃閮深悾
——事件資料記憶。事件內容的記憶,在哪里發生、什么時候發生、發生日期等,儲存于前額葉附近。
——語言資料記憶。所謂‘‘事實’’的構成資料、丈字語言資料等。海馬體似乎是最重要的部分。
記憶的人載與儲存機制,無論是不可言性或可言性記憶,都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短暫記憶和長期記憶。
、俣虝河洃浐懿浑[定,只能保留數分鐘。
、陂L期記憶很穩定,能保存多天、多個星期甚至多年。
無論是不可言性記憶還是可言性記憶,重復多次是短暫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所必須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個新蛋白質合成的程序,并且有一個“融匯時期”,在這個時期里,長期記憶最易受到破壞(受到妨礙蛋白質合成的因素的影響)。如果妨礙新蛋白質合成程序的因素延遲出現,長期記憶便能形成。在實驗室里,動物形成長期記憶的過程中,妨礙新蛋白質合成程序的因素只要延遲一個小時出現,它們便能產生長期記憶。
從生物化學的角度看,記憶的形成需要神經傳遞素血清素和麥胺酸。一個刺激(學習)開動了在感覺神經元里的一個化學訊號系統。由于血清素的釋出,這個化學訊號系統啟動了一種特別的蛋白質。這種特別的蛋白質抑制其他蛋白質的運作,結果是增加了麥胺酸的釋出。麥胺酸能增強各種神經元之間的訊息傳達數分鐘之久,這也就是短暫記憶。不斷地重復這個過程,化學訊號系統中的一個成分會把那特別的蛋白質推入神經元的核心,并且在那里啟動遺傳基因去做蛋白質合成的工作。神經元因此有了基本的改變,這就是長期記憶的建立。所以,把一些東西儲存人長期的記憶,需要遺傳基因的參與。
每次學習,都會使神經元之間增加新的觸突,創新的連接網絡。每一次人生經驗都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儲存人長期記憶的過程導致神經元里的遺傳基因的運作有所改變,結果是大腦有了結構性的改變。這使得每個人的大腦都與其他人的大腦不同。以上的新科學發現,使得傳統上精神病科所區分的兩種病源--生理性抑或非生理性不再有意義,因為兩者都源自神經元內的改變!
科學家發現,對某種技能熟練的人其大腦所耗用的能量比新手大腦耗用的能量少。熟練的人的大腦中已有了經多年反復使用而建立起來的特別深刻的接觸點,構成了更有效的網絡,因而所花的時間短?茖W家還發現長期處于壓力下的人的海馬體比一般人的細小,因為那里的神經元網絡已經萎縮,沒有新的神經元牛長出來。若壓力消失,神經元的損傷和海馬體的萎縮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大腦所用的記憶策略是十分高明的。它并不是把一件事儲存在一組神經元里,另一件事儲存在另一組神經元里。大腦儲存的方式是把事情分拆為最基本的單元,每個單元分別由指定的神經元儲存。換句話說,一幅簡單的圖會被分拆為千百萬點的基本單元,某個神經元負責儲存直線,另一個儲存偏差10度的曲線,一個儲存淺紅,再另一個儲存白色,依此類推。這個策略使得每一個神經元都可以被多次使用,亦使得大腦的儲存能力大大增加(事實上,科學家們相信我們大腦的能力是接近無限大的)。所以,我們的大腦記憶中并沒有什么圖,只不過是數以百萬計的各自負責零散資料的神經元的組合而已。
注:過去一般的看法是大腦里的神經元,在一個人出生之后不會再有新的長
出來。1998年科學家證實,在海馬體中的齒狀回在一個人的一生中,不斷有新的神經元生長出來,科學家認為這樣是為了我們一生之中可以不斷地學習, 因為海馬體與學習有很大的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neng/naobo/2168.html
相關閱讀:音樂開發人的右腦潛能
通過冥想達到α 波狀態
清點覺知的片刻
如何掌握和利用a波
超能力現象在α狀態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