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穹頂之下》,幾個月前人們能想到的還只是一部美劇,不過現在不同了,這四個字代表著一部紀錄片,一個話題,一個無處不在卻又被人視而不見的大麻煩。
《穹頂之下》剛發布的時候,迎來了一片叫好聲。不過也許是轉得太多,刷屏太快,漸漸有了一些“打抱不平”的聲音“致力于環境保護的人很多啊”“她就是營銷做得好,推薦另外一個視頻……”之后又有了氣憤的聲音:“這個人怎么能獲得這么高的聲望呢?我要揭穿‘柴徽因’的真面目!”
后來吵著吵著,意識形態之爭又出現了。“左派”說:“石油行業要放開了怎么得了!”“右派”說:“要一人一票地投票才是治理霧霾的根本辦法啊!”再后來,出現了一些技術流,他們查閱了各種資料,在果殼、知乎這樣的網站上發表觀點“柴小姐這里的數據引用是有問題的”,既吸引目光,又顯得格調極高。然后怎么樣呢?我不知道。因為新的“流派”還沒出來。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到這里就結束了,大家都散去了。
在這場討論中,大家討論的是公眾事件背后的八卦,是“意識形態”之爭,是“你看我如何如何”的炫耀心理。但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難道不是霧霾嗎?
這是一個巨大的穹頂,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你可以不喜歡柴靜,但是請你至少用自己的力量,為防治霧霾做點事。不只是為自己,也是為了未來的孩子們。
我們至少可以達成兩點共識:一、我們都不希望生活在一個滿是霧霾的社會中;二、我們應該為防治霧霾做點事情。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想一想,我們要做點什么?冬天必須燒煤的話,能不能燒不含那么多雜質的煤?見到違規的廢氣、污水排放,能不能打12369向環保部門反映一下這件事?這些應該不難吧?
我們處在同一片穹頂之下,呼吸著同樣的空氣。當有人跳出來指出我們所處環境的真實情況的時候,無論這個人是誰,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裝作看不見。
但愿我們終能沖破這個穹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58978.html
相關閱讀: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走在人群里
北京老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