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家深澤七郎曾根據鄉野傳說寫出一個故事《槽山節考》,大意是某個偏遠山村的人民生活艱苦,老人到70歲就由孩子背負送往深山,任其自生自滅以節省糧食。有位老太太才69歲,拿石頭打掉她仍健康的牙齒,使自己看起來很老,要求兒子背她上山,不要當子女的負擔。1983年大導演今村昌平將小說改編為電影,贏得坎城影展的大獎。
愛,真能為任何事情作最后注釋嗎?十幾年前美國有個父親帶著槍闖進醫院,把病房內所有醫生、護士趕走,因為他的兒子插滿管子躺在病床上,他不要讓兒子再受苦。于是在父親的槍口下,兒子脫離所有急救設備的束縛,緩緩離去。當時他說,沒有人比他更能體會兒子的痛苦。
我以前認識一個國民黨的老兵,姑且稱他為小柴吧,12歲跟著在軍隊里當兵的叔叔逃到南方,叔叔很照顧他,不過他受了重傷,短期內無法康復,此時部隊要上船去臺灣,叔叔拜托他的長官,由小侄子頂他在部隊里的缺,這樣小侄子便能有糧餉、制服和登船許可。
小柴便這樣到了臺灣,后來也辦身份證、報戶口,從來沒人對他的模樣和他的資料不符起疑。他用的是叔叔的名字和身份,兩人相差22歲。
事情鬧出來是因為他屆齡要退伍,他把實情告訴新的主管,要更正年齡和姓名,可是總得有文件證明才行。那時兩岸尚未開放,他寫信通過香港轉寄回老家,希望能拿到證明,這才讓家人知道他仍活著,他也才第一次回憶當初,體會叔叔對他的愛。
每次對愛情產生懷疑時,我都想起妻子的外公和外婆,他們之間如同其他長輩,會拌嘴,會鬧脾氣,沒見他們說過什么愛不愛,吃飯一起、睡覺一起,他們之間有愛情嗎?或者有過愛情嗎?
外婆后來逐漸失憶,出門散步得由警察送回來,如果連警察也找不到人,得去他們幾十年前住的舊家,老太太陷于時光隧道的混亂之中,回舊家去了。要是舊家也不見她的人影,她會很奇怪地出現在河邊某段堤防上看日落,只有外公找得到她。很多次之后,外公說年輕時他和外婆喜歡去那里散步,如此而已。
外公人生最后的十年天天陪著外婆,怕她走失,直到他最后實在太累而先走了。家人分工輪流陪外婆,也請了看護照顧外婆,但半年多后外婆也走了。就在外婆出殯那天,子孫輩發現冰箱的門掉下來,一個外孫女哭著說,外婆每天晚上起來找東西,起先大家不知她找什么,后來才明白外婆在找外公,她翻遍家里所有角落,包括冰箱,以至于冰箱門因為開關太多次而掉了下來。
能夠把冰箱門弄壞,外婆尋找外公的次數與決心,競到如此地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72028.html
相關閱讀: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北京老飯館
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