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在“自由”和“真理”而不是“禮義廉恥”的校訓下被培養出來的人,那會是什么樣的呢?
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弟弟是臺大的博士,臺大的校訓是:“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哥哥是東吳大學的畢業生,東吳大學的校訓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弟弟所上的中學是臺南一中,臺南一中的校訓是:“止于至善。”
和西方的主要價值觀對比時,儒家的“道德”特質就更顯鮮明。我是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畢業生,堪大的校訓是:“謹守大自然的法則。”哈佛大學的校訓是:“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耶魯大學的校訓是:“光明,真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校訓是:“真理使你自由。”斯坦福大學的校訓是:“自由之風飄蕩。”美國西北大學的校訓是:“凡事求真。”柏林自由大學的校訓是:“真理,正義,自由。”
在這些著名的歐美大學的校訓里,最突出的有兩點:一是“真理”,一是“自由”。強調“真理”“自由”,和強調“厚德載物”“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存在著根本的差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77358.html
相關閱讀: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北京老飯館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