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師與麻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青年文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大師在學術上造詣深厚,令人高山仰止,生活中的愛好,卻令人忍俊不禁。大師有著各自的真性情,反而正是這個嗜好,讓他們備受尊敬的同時,多了一份可愛。
  
  在國人的種種娛樂中,最普及、最受歡迎的首推麻將了。麻將是國人自創的休閑游戲,似乎是清朝晚期才流行起來的。到20年代初,民國山河一片“麻”,沉迷于麻將者不計其數,就連民國大師們,也抵擋不住麻將帶來的娛樂魅力,個個玩起來樂此不疲。
  
  梁啟超是麻將的超級愛好者,被友人稱為“麻仙”,他曾有一句名言:“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他的很多社論文章都是在麻將桌上口授而成,其文不僅流利暢達,而且感情奔放,頗有特色。
  
  1919年,梁啟超從歐洲回國,有一次幾個知識界的朋友約他某天去講演,他說:“你們訂的時間我恰好有四人功課。”來客不解,聽他解釋后方知,原來就是約了麻局。可見,麻將對其的誘惑力、吸引力之大。而坊間也有其曾發明三人與五人麻將的玩法,以及他能快速解牌的傳說。
  
  論打麻將,徐志摩的戰斗力最強。牌去如飛,不假思索,有如談笑用兵,十戰九勝。其對鴉片與麻將還有一番妙論:“男女之間的情和愛是有區別的,丈夫絕對不能干涉妻子交朋友,何況鴉片煙榻,看似接近,只能談情,不能愛,所以男女之間最規矩最清白的是煙榻,最曖昧最嘈雜的是打牌。”
  
  張恨水也與麻將有不解之緣,他小說中的人物多半都是搓麻將高手。每天晚上,報館來索稿的編輯便在張家門口排隊等候,張恨水低頭在稿紙上奮筆疾書,一氣呵成,悉數交之。一次,他在麻將桌旁上了癮,報館來人催稿,他左手麻將,右手寫稿,麻將、交稿兩不誤。
  
  聞一多年輕時不會玩麻將。留美期間,一次到教授家做客,用餐完畢,美國教授提出玩幾圈麻將助興。聞一多忙解釋對麻將一竅不通。美國教授驚愕,根本不相信聞一多不會打麻將,以為他有意推托。聞一多只好硬著頭皮上陣,臨時抱佛腳,參閱說明書,邊看邊學邊打。一晚上他沒和一牌,甚是難堪。此后,他在友人的幫助下,才慢慢學會了打牌,以應付類似的局面。
  
  梁實秋家教甚嚴,直至讀書,才方知世上有麻將這玩意兒。有一次,他請教父親麻將的玩法,梁父正色道:“想打麻將?到八大胡同去!”嚇得他再不敢提“麻將”二字,從此對麻將再無好印象。
  
  但梁身邊好友徐志摩等人個個都是麻將高手,有幾次硬被拉上桌,他玩起來還是吃力,覺得打牌還不如看牌輕松過癮。以后好友酣戰,他總是坐在旁邊觀戰。旁人不解,他解釋道:“我缺乏機智,自己的一副牌都照顧不過來,遑論揣度別人的底細。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應付大局?打牌本是娛樂,往往返尋煩惱,又受氣,又受窘,干脆不如不打。”
  
  老舍是玩麻將深受其害最深的一位。他年輕時曾沉溺于煙、酒與麻將之中,雖然打牌屢戰屢敗,但只要有人張羅,他就樂此不疲,常常至深更半夜。時間一長,老舍漸漸消瘦,咳痰中帶血,終于體力不支,生了一場大病,昏迷不醒。治愈以后,頭發幾乎全部掉光。從此才下決心戒除麻將等種種“惡嗜好”,專心讀書、教書、寫作,成為一代文豪。
  
  葉公超曾以“慢、穩、剛”三字來形容梅貽琦,寡言、慎言的梅貽琦,有著嚴肅而沉默的形象,讓人很難將他與打麻將聯系在一起。
  
  梅貽琦在其日記中,不寫打麻將,多改用“手談”或“看竹”加以取代。據日記所載統計,僅在1956-1957年,就打了85次之多,平均一年42。5次,大約每周有一次。
  
  一周一次看似不頻繁,但這兩年里,清華在臺灣“復校”如火如荼,梅貽琦又屢屢赴美洽談公事,公務之余,打麻將可以說是他重要的娛樂項目了。在85次方城之戰中,梅貽琦共贏25次、輸46次、平盤14次,前后輸了1650元,民國時期,千元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胡適對麻將原本不屑一顧,即使三缺一十萬緊急,想拉他亦難如趕鴨子上架,但其夫人江冬秀嗜牌如命,胡適終究抵擋不住夫人的苦苦糾纏,也偶然為之,但其技藝低下,幾乎每戰皆輸,只好以“手氣不佳”解嘲。
  
  就這樣,胡適也間接與麻將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諧趣地說:“從游戲的特殊愛好上看,可以說英國的國戲是板球,美國的國戲是棒球,日本的國戲是相撲,中國的國戲自然就是麻將。”
  
  有趣的是,20世紀50年代,他與夫人江冬秀困居紐約,生活拮據。幸好胡夫人打麻將的功夫十分了得,在方城戰中,可謂每戰皆贏,麻將收入竟成了補貼家用的“計劃內收入”。相對胡適的勝少敗多,胡夫人這讓平生不信鬼神的胡適,“小心求證”出“麻將里頭有鬼”,亦不失為一趣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421984.html

相關閱讀:北京老飯館
走在人群里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