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看到了那尊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跪射俑。導游先容說,跪射俑被稱為兵馬俑中的精髓,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杰作。陜西省就是以跪射俑作為標記的。
我仔細視察這尊跪射俑:它身穿交領右衽齊膝長衣,外披玄色鎧甲,脛著護腿,足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頭綰圓形發髻。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側,雙目炯炯,注視左前方。兩手在身材右側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狀。據介紹:跪射的姿態古稱之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擊的兩種基礎動作。坐姿射擊時重心穩,使勁省,便于瞄準,同時目的小,是防守或設伏時比擬幻想的一種射擊姿態。秦兵馬俑坑至今已經出土清算各種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水平的破壞,須要人工修復。而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惟逐一尊未經人工修復的。細心察看,就連衣紋、發絲都還清楚可見。
跪射俑何以能保留得如斯完全?向導說,這得益于它的低姿態。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一般立姿兵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間。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構造建造,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俑首當其沖,低姿態的跪射俑受侵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支持著上體,重心在下,加強了穩固性,與兩足站立的破姿俑比擬,不輕易傾倒、粉碎。因而,在閱歷了兩千多年的歲月風霜后,它仍然能完整地浮現在咱們眼前。
由跪射俑想到處世之道。初涉世的年青人,往往個性張揚,率意而為,不會忍辱負重,成果可能是處處碰壁。而涉世漸深后,就曉得了輕重,分清了主次,學會了內斂,少出風頭,不爭閑氣,一心做事。像跪射俑一樣,堅持性命的低姿勢,避開無謂的紛爭,避開意外的損害,更好地顧全自己,發展自己,成績本人,傷感說說。
老子說,當堅硬的牙齒脫落時,柔軟的舌頭還在。柔軟賽過堅挺,無為賽過有為。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保持恰當的低姿態,毫不是脆弱跟畏縮,而是一種聰慧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28675.html
相關閱讀:不必完美
有道理有哲理的經典語句
2014現實生活哲理句子
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之真味,回歸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
描寫親情的哲理語句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