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和我在一個醫院工作過的同事——小趙和他的妻子小雯的愛情故事
復員回到家鄉龍泉,他身帶三項榮譽:優秀共產黨員、五好戰士、模范炊事班長。雖然大家叫他小趙,可他卻是參加過‘抗美援越’是老兵了。
小趙被公社衛生院招為炊事員。在部隊他是一個優秀的軍人,但他和普通人一樣的感情豐富。龍泉衛生院四十多個職工大多數在院就餐,誰吃過飯,誰下鄉沒回來都在他心里。
哪個職工吃飯時沒回來,他就給誰把飯盛在碗里,栽在鍋里。大冷的天里下鄉的職工回來吃著熱乎乎的飯菜,別提心里多么溫暖了。哪個同志病了,他就為哪個同志做上一碗可口的病號飯。他把住院病人的飲食,也搞的很好的。他把部隊上的節能灶也搬到衛生院,節約開支,改善生活。大家評價他不愧模范炊事班長。
藥房收款員兼司藥是一個從農村找招來的女臨時工,長的很漂亮。由于她聰明能干,工作認真,這一“臨時”就是六年,只等待有指標好轉正?删驮谝痪帕吣暌粋雷雨交加的夜晚,發生一件不該發生的事情:和一個有婦之夫睡在了一起。
在那個年代,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雖說主要責任不在她,大家對她也十分同情,但她自己卻感到壓力很大。幾天來,茶不思,飯不下。很快,人消瘦,面憔悴,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細心的趙師傅對這一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買了點心塞給她,做碗疙瘩湯送給她。同志們的關心,領導的寬容,使她逐漸地擺脫了消頹。尤其小趙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她倍感溫暖。逐漸,兩顆年輕的心便融合在一起了。接生員呂月秋年近六十,看到兩個人的情景心里明白,于是就順風就勢地點了一把火。
1969春節前,他們辦理了結婚手續。趁著過年的喜慶,舉行了婚禮。據說也很簡單。雖然按規定有半月的婚假,但由于“工作的需要”,婚后第三天趙師傅回院工作了,小孫也在兩星期后,帶著幸福的心情上班了。他們把喜糖分發給大家,大家分享著他們的幸福和快樂。一年后,他們的愛情,開出了一枝鮮艷的花朵---他們的女兒出生了。她綜合了爸爸媽媽的優點:烏黑瑩晶的大眼睛兩個小酒窩,即使睡了也露出幸福的微笑。
產后,小孫患了風濕熱。幸好由于及時的治療和小趙的照顧,同志們的關懷,她很快的痊愈了。大家都為她高興。他們也都以極大的熱情,把大家的幫助和領導的關懷,變成動力,投身到工作中……
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在一九七一年牟平‘清退臨時工’時她因有“污點”而被辭退,他也因‘受牽連’而一并被辭。特別使人意想不到的是全院常規的朝會上領導宣布了辭退的決定,開完早飯便讓二人離開。消息一公布除了少數領導以外,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驚呆了。
大約九點多鐘,趙師傅用自行車帶著二人的行李和用具,和小孫一起‘夫妻雙雙把家還。
大家送他們出了醫院大門。因為小孫是團員,我作為公社團委組織委員和醫院團小組負責人,多送了他們一程,一直把他們送到村頭的公路上。路南有座小丘,小丘下有條小溝,常年有水,這便是龍泉湯村的龍水頭。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我目送他們走遠,只見他們回身招了招手,又擦了擦眼睛,便再也沒有回頭。我看著他們遠去的身影,消失在公路的彎曲處白楊樹中,心中的酸楚悠然而生。一首《送別》失聲哼出。
一周后,我把她的團員關系信送到小東夼,用我的工資買了兩本《毛主席語錄》,兩本紅皮筆記本,蓋了醫院的公章,以公家的名義送給他們留做紀念。小趙意味深長地說:“感謝在龍泉醫院這份經歷,雖然短暫,但使我們有緣結合在一起,值呀!”
告別兩個同事。在回院的路上,我的心情沉重。我默默地為他們祈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anggan/1000869.html
相關閱讀:媽媽
永遠的傷痛
烏鴉傳說
歲月篇?偽裝的軌跡
再別,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