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漢初平二年,廬江
(時有旱災,民不聊生。)
母親拉著焦仲卿的手,用挑剔的眼光在兩旁擠滿人的大街上掃視。年幼的焦仲卿知道:母親又在趁火打劫般的用少得可憐的糧食往家里添置丫鬟了。每到這種年頭,母親總少不得要到街上轉轉,帶回來幾個看上去面黃肌瘦卻實實在在能干的女孩子。
焦仲卿在街上胡亂張望,全然撇下豪門子弟們應有的姿態。這時候,不知哪里傳來一陣尖銳的哭聲,焦仲卿的目光被這哭聲拉到了不遠處的一個墻角——是一個女孩,和自己差不多大小,頭上插著一根黃草正要被賣給一個富商。焦仲卿內心頓生憐憫,拉住母親的手乞求:“母親,你看那個女孩她多可憐,我們把她買回家吧。”
劉氏(姑且認為是劉蘭芝的母親吧)撫摸著女兒的頭,對女兒說:“以后……你姓焦……”
(二)東漢興平元年
焦蘭芝倚在墻角,耳朵貼住墻面,聽著焦府書院里朗朗的讀書聲,又想起管家婆子三令五申的規矩:下人,不能踏進書院一步!
昨天,焦蘭芝親眼目睹了一個下人不小心闖進書院便被趕走的場景。焦蘭芝可不想走。
書院里的讀書愈加響亮了,焦蘭芝著了魔一般的踏進書院。可就在這時,讀書聲突然斷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個嬉戲的少年。
焦仲卿和羅敷剛走出書室,一眼便看到了站在門邊手足無措的焦蘭芝。于是他帶著羅敷徑直走到焦蘭芝旁邊,問她:“想讀書嗎?”焦蘭芝狠狠地點頭。
“那我去告訴母親,求她準許你以后和我們一塊兒讀書。”
(三)東漢建安二年
焦蘭芝撿起書院里幾篇殘破的樹葉,黯然傷神。
管家婆子告訴她,仲卿的母親親自去羅敷家為仲卿提親了,羅敷的父親爽快的答應了,兩家還約定一個月后就完婚。連算命的都說那是個吉利日子。
書院里的樹葉越落越多了,頗有些深秋的荒涼。這算什么吉利日子!可沒幾個人能騰出功夫來關心這些,他們記掛的可都是仲卿婚禮上的賞錢。
時間沒過去多久,婚期便來了。原先冷清的焦府現在熱鬧得像一鍋沸水,每個庭院里都彌漫著煙花爆竹的氣味兒,家丁們忙的不亦樂乎。沒人注意到焦蘭芝的魂不守舍。
夜晚,洞房花燭。人們將洞房門里三層外三層的裹了個水泄不通,然而只有身著華服的羅敷一人從洞房走出,語氣平淡的告訴眾人:“仲卿,不見了。”眾人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凌晨)焦仲卿抬頭看著微亮的天,猛地抓起一把石頭,狠狠丟進水里。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焦蘭芝不知何時站在了焦仲卿身邊。“仲卿,羅敷走了。她讓我把這個給你。”說著,焦蘭芝拿出一塊白色的手帕,上面有幾行字: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anggan/1282581.html
相關閱讀:再別,故鄉
烏鴉傳說
永遠的傷痛
媽媽
歲月篇?偽裝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