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童年軼事(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傷感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小時候就盼著過年:可以換新衣裳新鞋子;看花燈。放鞭炮。舉著父親做的土燈籠------那是用一小塊木板,穿上兩根鐵絲,用白紙糊上一圈,而后把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放在上面,就可以照明。跟小搭檔們到處去拾啞炮,然后掏出炸藥,再用廢舊的報。紙,竹簽。磨碎了的紅磚?,從新做出更大的炮仗來放,看誰做的又大又響,優越者會取得良多的掌聲。不外,過年更主要的一點,那就是,能夠吃頓好的了。

那個年代,有錢人的家庭,譬如,干部家庭,吃商品糧的,過年吃的都:大白面饃饃,四葷四素,客流一直。一般家庭,普通大都是:白面。粗糧。和地瓜粉三合一做的,且表面看上去一樣的白饃饃。菜都是一鍋燉。我的家景很窮,過年和不過年基礎沒啥兩樣,客人簡直沒有,即便來了一個,還說些不入耳的話。父親是個不務正業的人,從不攀高的心,唾面自干,按部就班。老是吃盡了余糧,來年春耕再去借籽種。母親是個賢良厚實節約持家的家庭主婦,只是那時候,每家的五谷收入都差未幾,前提好的,肥料足些,收的多一些,日子就好過些,沒錢投入,再不踏實地去干,那就成了惡性輪回,一步攆不上,十步趕不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

我家的后面,是個老師家庭,很富饒,素日如同過年,他有著一手好書法,據說還得過獎呢,每次放學的時候,總愛到他家里去玩,看他寫字,幫他碾墨。說來也巧,每次去都能遇上吃飯的時光。他有兩個女兒,老大比我大兩歲,個子不高,胖乎乎的,長相個別,溫順和氣。老小安靜不愛談話。每次我來,她都溫情地反復那句再也熟習不過的話:“餓了吧”,“嗯”卑微的答復聲仿佛在嗓子眼里。她動作很迅速,恐怕被人發明,監守自盜地敏捷從她那間充滿霧氣的廚房小窗洞里,遞出兩個熱氣騰騰的白饅頭,不必菜,三口兩口就完了。這樣的日子沒兩年,她們家新修了院墻,上了鎖,也就很少去了。

過年時,我家割的肉都是客人來了才可以吃,看到人家大魚大肉,大包小包的真是看在眼里饞在心里,只盼望自家的親戚多一點,家里富一點。大年節夜,鞭炮聲此起彼伏,辭舊迎新,向往美妙。父母再三叮嚀,不要到人家串門,會對人家不吉祥。只有初三。初四才可以走動,無奈只有坐在自家的墻外,看過往的行人,和小伙伴們縱情地游玩。

年初四,客流量大了,拜年的和回拜年的都多了起來。年的氣氛也就有了。突然同院玩耍的小伙伴調皮包,提著一串東西向我走來,只見,一根三寸長的高粱穗桿上,系著一根線,線的止境有一根鞋底針,線的上面,穿戴一排大小不一的肉塊。不解的問他:“你這是干嗎嘛?”“治病,單方,可靈了,要傳百家肉才干治好”他回答說。哦,我清楚了,這下我的饞病有治了。于是我學著他,也做了同樣的貨色,挨門串戶,說著同樣的話,典故。傳到了十多少塊肉,回到家里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大餐------只管很肥膩。

年過后,天陡然熱了起來。一次,三大爺到咱們家來,見到我母親就說:“你兒子不是憨子,也是傻子,都九九八十一,貓狗尋陰地了,還衣著棉衣棉褲,不嫌熱呀!”母親敷衍了,半天沒說一句話,三大爺走后,看到母親惆悵的面容,我不禁得抱著她失聲大哭起來,哽咽著說:“娘,我不是不嫌熱,只是我里面沒有單衣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anggan/184069.html

相關閱讀:永遠的傷痛
再別,故鄉
媽媽
歲月篇?偽裝的軌跡
烏鴉傳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