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磨墨里磨人。
【出處】宋·蘇軾·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
【鑒賞】古人寫寧都用毛筆,用毛筆就得磨墨,所以文人雅土,多喜愛收藏寶墨。作者說自己收藏有一塊已經使用二十年的寶墨;寫到這里不禁想起文人終年磨墨寫字,絞盡腦汁,苦思深慮,表面上 是人在磨墨,其實卻是墨在磨人,人的一生歲月,就在墨的不停磨 轉中,逐漸消磨掉了。
【原詩】異時長笑王會稽,野?膻腥污刀幾;暮年卻得庾安西,自厭家雞題六紙。二子風流冠當代,顧與兒童爭慍喜;秦王十八已龍飛,嗜好晚將蛇蚓比。我生百事不掛眼,時人?說云工此;世間有 癖念誰無?傾身障簏尤堪鄙。一生當著幾兩屐,網絡語錄?定心肯為微物 起;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風霜侵發齒。非人磨墨墨磨人,瓶應未罄壘先恥;逝將振衣婦故國,數畝荒園自鋤理。作書寄君君莫筆, 但覺來禽與青李;一螺點漆便有余,萬灶燒松何處使?君不見永寧 第中搗龍麝,列屋閑居清且美;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香云委; 時聞五斛?硪綠,不惜千金求獺髓;聞君此詩當大笑,寒窗冷硯冰 生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192335.html
相關閱讀:張衡《歸田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譯 賞析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昏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