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形象思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思維模式訓練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數學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清晨,一個和尚開始爬山,他以變速爬,并且不停的休息或吃飯。日落西山,他爬上了山頂,并留在山頂的廟宇坐禪多日。幾天后,在太陽升起時,他沿著同一小道開始下山,再次以變化的速度行走,但是,下山的平均速度比上山的平均速度稍快一些,請問,小道上是否有一個地點,恰好是他上山時在同一時刻路過的。”這就是著名數學家鄧克爾的《和尚之謎》。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的人,用邏輯方法或代數方法很少取得進展,考慮平均速度或平均距離也使他們一籌莫展,他們往往斷定這位和尚在上下山的日子中,同一時間在同一地點是不可能的。但一位年輕婦女通過形象思維解決了這個問題。她說:“我看到另一個下山的和尚更為清晰的形象疊加在這個和尚上面,我剎那間認識到這兩個人必定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相遇——不管他們走的速度,也不管他們中的每一個停多少次。”

由此可見,數學問題的解決、證明,往往需要從形象思維上找到途徑,最后才提升到嚴格的數學符號表達、論證。美國數學家斯蒂恩曾說過:“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被轉化為一個圖形,那么,思想就整體的把握了問題,并且能創造性的思索問題的解法。”這說明在人的思維的發展成長過程中,形象思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思維都無法替代的。數學形象思維問題不僅是數學科學自身發展亟待探索的需要,而且,也是數學教育全面發揮大腦功能,極大的發掘學生智力,發展創新思維、培養創新人才的當務之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小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教學實踐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具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并取得了一些效果。體會如下:

一、 從觀察入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形象思維是學習新知識的先導者,是聯系新、舊知識的橋梁。法國著名數學教育家G.紹蓋認為:“一堆沒有親身體驗或視覺形象所支持的概念、定義不能開發智力,只能關閉思路。”也就是說,我們學習任何數學概念,都離不開概念例證這個具體形象的支持。例如,“基本圖形的認識”中,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梯形、菱形、平行四邊形等,如果只講抽象的名稱,學生們很難理解;如果邊講邊在黑板上畫圖,雖然也能將抽象知識形象的表達,但是,這樣既缺乏鮮艷的色彩,又耽誤時間,還缺乏生動的感覺。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使用實物教具則比較容易引發學生因玩學具而忘記聽講,降低聽講效率。而多媒體教學軟件則克服了以上所有不足。它既有鮮艷的色彩、美麗形象的畫面、又能及時反饋,運用自如,還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學中,為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采取了如下步驟:

(一)通過多媒體演示色彩鮮艷的圖形:

(二)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總結: 有四條邊,對邊相等,四個角都
 

是直角; 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有三條邊,三個角;......為加深學生對所學圖形的 理解,我又出示下面圖像,請學生在圖像中找出學過的圖形:          

看到漂亮的樓房、美麗的鮮花,學生們頓時興奮起來,先后找出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梯形等。

(三)啟發學生思考自己見過的哪些事物是由什么圖形構成的。學生的思維由此空前的活躍起來,爭先恐后的發言。在這思考、發言、爭論的過程中,學生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二、 從觀察入手,一圖多題、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形象思維具有形象性、綜合性、非邏輯性等特點,有助于發散性、創造性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這在數學發展史上已不止一次的得到證明。如:凸面數F、頂點V與棱數E之間,滿足關系“F+V=E+2”,在1640年首先由迪卡爾借助幾何直觀猜想到,但他當時沒有發表,后來,又由歐拉于1752年也借助幾何直觀獨立猜到,并公布于世。美國數學家斯蒂恩曾說過“如果一個特定問題可以被轉化為一個圖形,那么思想就整體的把握了問題,并且能創造性的思索問題的解法。” 根據這一理論觀點,我在加減法的教學中采用了下列步驟:

(一)出示動畫圖片:

(二)由老師根據圖片引導學生共同編題:

1、草地上原來有四只黃蝴蝶,又飛來兩只藍蝴蝶,草地上一共有幾只蝴蝶?

2、草地上原來有兩只藍蝴蝶,又飛來四只黃蝴蝶,草地上一共有幾只蝴蝶?

3、草地上一共有六只蝴蝶,飛走兩只,還剩幾只?

4、草地上原來由六只蝴蝶,飛走四只,還剩幾只?

5、草地上黃蝴蝶和藍蝴蝶一共有六只,其中,黃蝴蝶有四只,藍蝴蝶有幾只?

6、草地上黃蝴蝶和藍蝴蝶一共有六只,其中,藍蝴蝶有兩只,黃蝴蝶有幾只?

(三)根據題意寫出算式:4+2=6 2+4=6 6-4=2 6-2=4

(四)出示另外兩幅畫:

(五)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根據圖片內容編出算式:3+2=5 2+3=5 3-2=1

5-2=3 5-3=2 鮮艷的色彩、可愛的小動物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加法、減法都編出來了,有些同學甚至還編出了一定的故事情節。

三、 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圖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分析比較法是進行創造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學中我常利用形象事物引導學生分析、對比、編寫習題、探求解答方法。如:在學習五的乘法口訣時,我采取了下列方法:(一)顯示動畫《小熊表演雜技》, 提出問題:小熊用了幾個球?

(二)又來一只小熊,變成兩只小熊一起表演。

問兩只小熊用幾個球?三只、四只、五只呢?

(三)怎樣用乘法表示?5×2=10 ……

(四)總結規律編出乘法口訣。

(五)做鞏固練習:顯示圖片,引導學生編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四、啟發聯想,引導質疑,發展創新能力

聯想是創造力的源泉,質疑是創新思維的前奏。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對學生智力的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并適時地提出疑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學中不知不覺的受到創新思維的熏陶,這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所在。通過多媒體手段,利用圖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是大有可為的。

例如:在學習基本圖形的認識一課時,可引導學生聯想都有哪些物體是由這些圖形組成的?這些圖形還可組成什么物體?在學習乘法、除法時,可以通過一幅幅圖片,引導展開學生聯想。如:通過下面圖片有同學聯想到動物音樂會、森林音樂會、圣誕節晚會等,通過這個圖片,學生們編出了乘法、除法、加法、連加等算式,很多同學還依據自己的故事說明了理由。個別同學還模仿卡通小熊唱起了歌。因為練習中有反饋信息,學生的回答可以及時反饋,當電腦隨著學生們一個個回答,及時發出“答對了,你真聰明!”“一百分,好榜呦!”“別灰心,再想一想”等評價時,學生的情緒達到了高潮,興奮極了,思路開闊,回答踴躍。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認識到: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增加大量形象生動的、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圖片、動畫、場景等,符合教學規律,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更符合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很受學生們的歡迎,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廣闊的前途,必將大有可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iwei/15560.html

相關閱讀:管理故事:改變思維賺錢
千萬富翁的思維方式 43
富翁的思維方式: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帶來不同的創意
創造性思維技巧訓練
思維創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