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創新思維對于管理來說就是以一種新的思想指導實踐,從而達到管理所要求實現的目標!這一點每個人都很清楚,但是每天要應付大量的電子郵件、會議、處理緊急事件,奔波在客戶之間,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如何打破這種局面呢,讓創新的思維在自己的腦海里象血液一樣順暢的流動呢?
IBM的創新管理:
在6月11日IBM現場一室之隔,全球第三大管理咨詢公司(僅次于IBM、埃森哲)凱捷宣布一項收購以加快本土化進程,其負責人說,“我們希望像IBM一樣受到尊敬。”不管已經擁有這種尊敬的IBM自身如何變化,它能為中國的企業提供什么呢?周偉 告訴《中國企業家》雜志,“我真的期望有一天人家說,希望IBM中國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具體說是兩件事:第一,改變它們原有的商業模式,幫大公司變“小”;第二,提高競爭能力,讓小公司變“大”,讓它們成長而不僅是省錢。
這就要講究“方法論”。周偉說他一個重要的責任是不僅了解IT業的發展,而且要看整個社會、經濟、政治的趨勢,“怎樣變成IBM的機會,并且調動和爭取IBM的資源。”他有很多信息渠道,“差不多有一組人是我們的智囊”,來掌握民營企業需要什么、國企一把手的想法、對未來經濟的影響……
9年前,周偉任IBM大中華區董事長時做了一個決定,把大中華區總部從香港搬到北京。“我有一個信念,如果不在北京生長,每天呼吸這兒的空氣,你沒有辦法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也不會了解為什么會發生。坦率地講,在中國呆得時間越久,我發現我不知道的事遠遠超出我知道的事。”因此,更重要的是從信息中看到趨勢,而且比人家先走一步。
之所以IBM軟件在中國第一,彬彬有禮的周偉“客氣”地說,這一是IBM的方法抓得對,一是競爭對手出了差錯;但IBM價值131億美元、占集團利潤1/3的軟件以及占IBM全球48%收入的服務,要在中國接近硬件業務的比例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中國的硬件市場仍在成長,“我不希望IBM硬件的成長、成功變得更慢,但軟件和服務要成長得更快才是。”
早在1996年PC大戰的氛圍中,周就跟國內的媒體談及“服務”—1998年IBM被聯想PC超過,“中國的軟件從當年開始、服務將5年后起飛,這是信息工業的方向,是我們所謂的甜點(Sweat Spot),也是企業愿意付錢的。”那之后的服務漸成趨勢,各行業的外包盛行,其縱深的程度如此顯著,以至于為寶潔做外包、接管飛利浦電子在北美的售后業務、與中國電子大廈戰略合作等的IBM,甚至被猜測將涉足化妝品、電視機和房地產等。
“IBM在2000年以后運用中國制造的優勢,跟10年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希望將來的軟件開發、咨詢等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前年IBM以35億美元收購普華永道的咨詢部門,六、七萬的顧問幫助客戶隨需應變。當然客戶的名字不方便講出來,比如經歷SARS之后的城市應急系統、成為奧運會TOP贊助商的中國企業……周說,“當你有辦法做人家做不到的事情的話,成功的機會就比你做和別人一樣的事情來得多。
如何去理解管理創新:
從IBM在中國的成功,我們不難看出。管理創新時刻貫穿在IBM的每個策略的實施,“擁有一組人的智囊團隊,來掌握民營企業需要什么、國企一把手的想法、對未來經濟的影響……”;“將辦公地點從香港遷入到北京,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呼吸新鮮空氣,更深層的是要將戰略中心的轉移”;實質上,我們認為,創新是一種原則以及在這種原則指導下的具體活動,好的企業,優秀的經理人已經將管理創新做為工作中的一項基本職能,可以說是一個優秀的經理人的基本素質的要求。
A:從創新的規模以及創新對系統的影響程度來考察,可分為局部創新和整體創新。局部創新是指在系統性質和目標不變的前提下,系統活動中的某些內容、某些要素的性質及其組合的方式可以有多變化和調整;整體創新則往往是改變系統的目標和使命,涉及系統的目標和運行方式,影響系統社會貢獻的性質。
博銳31
B:從創新與環境的關系來分析,可分為消息防御型創新與積極攻擊型創新。防御型創新是指由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對系統的存在和運行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威脅,為了避免造成系統的損失,在系統內部進行局部或整體的調整;攻擊型創新是指在觀察外部世界運動的過程中,敏銳地預測到未來環境可能提供的某種有利機會,而采取積極主動的戰略和戰術調整,以獲得系統更加有利的發展空間。
C:從創新的組織程度上去看,可分為自發創新和有組織的創新。任何社會經濟組織都是在一定的經濟環境中運轉的開放系統,因此任何社會變化都會對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系統內部無論是某個部門或者是某個單個的人在接受到這些內部或外部信息的變化,都會產生自己的想法,以適應這種變化的要求,可以說這類變化是一種自發性質的,沒有任何的組織去強迫和要求。而組織創新則不同,它是一個群體的行為,系統的負責人根據創新的客觀要求和創新活動的本身客觀規律、制度化地檢查外部環境和內部工作,尋求和利用創新機會,從二計劃和組織活動。
從上面可以看出,創新對于一個組織或者是個人來說可以是無處不在,時刻在你身邊,也時刻不在你身邊;作為一個管理人員應該如何有效的把握創新,學會創新呢?
如何讓自己學會創新:
管理創新在本質上是雜亂無章的,因為它是對舊事物的否定,對新事物的探索,因此在創新中一定不要拘泥于以前的經驗和模式,不必拘泥于別人的看法和一些理論知識,先把自己的想法想出來,再去考慮這個想法是否合適,是否適應公司的發展需求。
第一步:尋找機會。在創新的開始階段,機會如何去尋找。也許在某個企業或公司呆的時間久了,公司在制度上,文化上還是管理上的優缺點你雖然了解,但是卻無形中將他們全部接受了,無法用一個新的思維去解決這些問題。面對這種狀況,最需要的就是走出去,將思維和視野跳出原先的范圍限制。
可以多和同業的人事交流,多參加些相關的研討會議,到一個新的公司或企業拜訪,多留意些行業新聞和行業信息。從這些接觸中,您會發現自己的企業中存在著的缺陷,從而知道自己要在哪個方面需要改進,在哪里尋找突破口。
第二步;提出構想。這一部是關鍵中的關鍵,當您知道了哪里有問題,哪里需要改進的時候,必須要有個解決的方案,或者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好的點子,好的想法。有些人常常抱怨,為什么我有豐富的知識,有著多年的工作經驗,為什么就想不出一個好的構想呢?事實上,豐富的知識是提出構想的基礎而不是核心,創新管理的構想提出更多的是需要靈感。
將靈感解密!很多人把靈感說成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實質上靈感需要的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逐漸形成的考慮問題的習慣。如何打造您的靈感思維?
A:充分發揮聯想。聯想思維實際上就是從一個特定的詞或概念開始,然后盡可能地提出許多相關的詞語,他們可以是同義詞,反義詞,也可以是在這方面或那方面相關聯的詞。打個比方,公司正在為某個洗發水做廣告文案策劃。那么聯想思維就可以運行,與洗發水有關詞語---健康。還有什么可以使我們與“健康”聯系到一起呢?運動--健壯--春光---美麗等等。有了美麗,我們可以聯想到花兒,衣服,等等。將這些聯想記錄到您的筆記本上,任由思維擴散,筆記本上記得越多越好,最后您會在筆記本上找到您所需要的東西。
B:多看卡通片,考慮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奧爾克維奇說,“那些希望具有創意能力的大多數人的障礙就他們往往依賴于某個他們看成是一個明顯的物體或主體的東西,然后試著從中去派出一個創意”。卡通片里經常出現一些怪異的事情,比如,汽車可以一邊開一邊吃,水可以造房子等等。作為一個成年人可能會覺得荒誕,但是試想一下,500年前飛在天上的神話故事今天我們不是創造了嗎?
作為管理者,您也可以放縱一下自己的思想:為什么汽車必須有輪子?汽車難道非要有用油嗎?風可不可以作為能量讓汽車跑動等等。當然這些想法不可能幫您解決企業問題,但是卻能有效的提高您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
C:找準自己的顛峰時刻。每個人在一天中都有一個最富創造力的時間,找準這個時間段,把那些辣手的問題放在這里來考慮和解決。考慮的時候以舒服宗旨為主,把雙腳擱在寫字臺上,電腦鍵盤放在大腿上都沒有問題,只要這種姿勢能夠將您的思維放開就OK了。
D:培養自己的虛擬智囊團。當您需要創造性的思考問題的時候,您可以幻想您身邊做著一些各種各樣的人。比如:喬治.華盛頓、麥當娜、比爾.蓋茨等等。這樣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意見和看法將會多方面,您的創造性思維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將更強。
介紹了這么多方法后,經常使用想必您的創新能力一定會大大增強。
博銳36
第三步:迅速行動。好的想法產生了后,千萬不要猶豫,只有將構想賦予行動才會有意義,才可以領先對手,抓住機會取得成功。
第四步:堅持不懈。構想經過嘗試后才能成熟,而嘗試是有風險的,是不可能“一打就中”的,是可能失敗的。創新的過程就是不斷嘗試、不斷失敗、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創新者在開始行動之后,為取得最終的成功,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下去,決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便會前功盡棄。
經過了這一系列的介紹,想必此時此刻您的腦海里已經蠢蠢欲動了,把握好您的想法,祝您成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iwei/15572.html
相關閱讀:富翁的思維方式: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帶來不同的創意
創造性思維技巧訓練
管理故事:改變思維賺錢
思維創新
千萬富翁的思維方式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