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力激勵法
(1)智力激勵法——定義
它是通過特殊的專題會議形式,使與會成員之間的智力互激和思維共振,從而達到產生大量新設想的目的。它又叫頭腦風暴法、腦轟法、暢談會法、群論法。
頭腦風暴法是美國創造學之父奧斯本在20世紀30年代創立的。在韋氏國際大字典中被定義為:一組人員通過開會方式對某一特定問題出謀獻策,群策群力解決問題。按其英文字頭(brain storming)又稱為BS法。
舉例:曾經有一位動物園設計師為了把動物園設計得新穎別致,便邀請了幾位數學家進行狂想性暢談。議題是:怎樣抓住老虎?
代數學家說:不要去抓了,我家有。我家有只貓,貓是老虎的近似值。
幾何學家說:也不要到你家抓貓,拍一張貓的照片即可,貓是老虎的同態像。
拓撲學家說:老虎在山上,我把內部變成外部,把外部變成內部,老虎不就在我的籠子中了嗎?
動物園設計師的智力受到激勵,于是設計了“走獸動物園”。
把全部走獸放養在動物園里,把原來關在“內部”(籠子)的變成了“外部”(放養)。
參觀的人坐在汽車里,到動物園的各個放養場去參觀,這樣就把原來在“外部”的變成了“內部”(汽車—即籠子)。
(2)智力激勵法——實施原則
自由暢想原則:是指與會者不受任何條件、知識等束縛而自由地暢想。它強調的是自由,它突出求異創新。這是智力激勵法的宗旨。
延遲評價原則:是指在暢談期間,不得對任何設想做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它強調的是發言時,不要評價。使與會者思想放松,氣氛活躍,這是智力激勵法的關鍵。
以量求質原則: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設想越多越好。它強調的是設想的數量。這是獲得高質量創造性設想的條件。
綜合改善原則:是指鼓勵與會人員借題發揮,綜合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iwei/156923.html
相關閱讀:富翁的思維方式: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帶來不同的創意
管理故事:改變思維賺錢
思維創新
千萬富翁的思維方式 43
創造性思維技巧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