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源于感性知識的積累和生活經驗的豐富。 3歲左右的幼兒,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膚淺,生活經驗貧乏。怎樣調動幼兒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激活幼兒的創新思維,展開他們的思維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怎樣從幼兒的知識水平心理特點出發,巧妙地設問,從而為日后的創造力培養作鋪墊。為此,我們從幾方面設問人手,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
一、 擴散思維訓練—— 這種東西像什么?
“像什么”是幼兒最早自發表現的一種無意想象。對于3歲左右的幼兒,在表象認知的基礎上提出“像什么”,是他們最樂于參與的想象活動。例如:主題活動《秋天到了》中有這樣一個活動《香蕉變戲法》,在活動預設中就有許多這樣的問題——(香蕉擺放成小船形)香蕉又變戲法了,你們看它像什么?幼兒說出后,畫出圖片;又如活動《樹葉蝴蝶》中,在欣賞過兒歌后,老師提問“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時除了像蝴蝶還像什么?”設計的問題可以方方面面,不在乎幼兒說得是不是很像,而是說得越多越好。讓他們感受到我和別人說的不一樣的快樂。
二、 線型思維訓練——什么東西會X X,什么東西是X X的?
相應來說,這是上一種思維訓練的遞進,3歲左右幼兒能在積累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教師提供的線索將自己的表象積累和生活經驗進行再現和概括。如:在《酸酸甜甜的桔子》中就有許多這樣的問題“什么東西是甜的?什么東西是酸的?”再如:活動《彩紙飄飄》中“什么東西是這個顏色,什么東西是黃色的?什么東西是白的? 由于回答問題的對象是小班的孩子,所以設計的問題不要偏難,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來設計,并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
三、 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練習—— 假如X X會怎樣?
讓幼兒在理解周圍環境、熟悉的周圍世界中提出一些假設,讓幼兒能根據提供的假設場景去設想與眾不同的答案,這是小班階段幼兒可以完成的思維練習。如:在開展119消防安全教育時,設問:家中家中著火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怎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iwei/71795.html
相關閱讀:千萬富翁的思維方式 43
管理故事:改變思維賺錢
富翁的思維方式: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帶來不同的創意
思維創新
創造性思維技巧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