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舊照片發現疑似翼龍足跡化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古藺縣桂花鄉境內發現的疑似翼龍足跡化石

  

  專家稱,這組恐龍腳印再現了一個獵殺場景

  2014年9月,瀘州市古藺縣桂花鄉的工作人員徐挺,在該鄉漢溪村二組的石廟溝(小地名),新發現了一組恐龍腳印。時隔半年之后,徐挺無意中翻出照片,發現這組恐龍腳印比前兩次的更加特別。

  “照片中最小的凹形圖案,很可能是翼龍腳印化石。”日前,徐挺將這組照片通過網絡發送給古生物學專家后,專家興奮不已,稱這是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因為此前只在重慶市綦江縣發現過類似的腳印化石。昨日,專家們專程從北京、成都、自貢等地趕到現場,準備實地展開調查研究。

  發現

  資料圖片藏奇怪腳印化石

  “去年11月的恐龍腳印發現地點,位于漢溪村的石鳳窩(小地名),這次發現的在石廟溝(小地名),兩地直線距離約3公里左右,中間還間隔著幾座山。”徐挺告訴記者,這組恐龍腳印深藏在該鄉的原始森林內,平時被苔蘚灌草等植被覆蓋,能夠發現實屬不易。

  “我平時拍攝的照片較多,也沒有專門整理。”徐挺稱,其實這組照片早在去年9月就拍攝了,但一直沒有專心整理。前兩天,他無意中翻看以前拍攝的照片時,才發現這組照片中竟然藏著一個大秘密:有些照片上的恐龍腳印他從來沒見過,也沒有引起前來考察專家的注意。

  “這些腳印比較特別,顯得很凌亂,若不是我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一種稀奇的腳印。”徐挺翻出照片給記者解釋說,這些腳印不大,長度在7至9厘米之間,藏在38至42厘米的大腳印旁邊。經過他仔細尋找,也只發現了8對腳印。這到底是什么腳?作為“恐龍腳印迷”的徐挺也是一頭霧水,因為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腳印化石。

  專家

初步推斷為疑似翼龍腳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在讀博士邢立達,曾多次和國內外古生物學專家一起,到古藺、敘永考察過恐龍腳印,我把這組照片從網上發給了他。”為了弄清楚情況,徐挺日前決定找邢立達幫忙辨認,并同時將其新發現的10組恐龍腳印化石照片發送過去。

  “這種恐龍腳印國內很少見,在重慶市綦江縣境內,專家曾發現過類似的腳印。”邢立達看了照片后興奮不已,稱這是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并根據照片初步推斷:這種腳印很可能就是翼龍留下的腳印化石,不過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恐龍大致有幾個種類: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飛的。目前國內發現的恐龍腳印,絕大多數都是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極少有發現,水里游的就更少了。”徐挺告訴記者,他通過查閱相關材料得知,翼龍,就是在天上飛的食肉恐龍。而在當地,由于不認識這種奇怪的恐龍腳印,村民都把這些腳印稱為“仙人腳板”。

  還原

  獵殺場景專家從北京飛到瀘州考察

  “從這組恐龍腳印的密集程度來看,現場比較凌亂,食草恐龍的腳印被獸腳類食肉恐龍的腳印圍困在中央位置,這是一個非常生動的恐龍獵殺場面!”徐挺分析認為,從腳印化石的畫面判斷,這組腳印應該是好幾個食肉恐龍圍攻并獵殺一只食草恐龍留下的。

  對于徐挺的揣測,專家們也表示這種揣測具備一定的可信度,但具體情形還有待實地考察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還原后才能確定。為了辨別真偽,解開這組恐龍腳印背后的秘密,昨日,邢立達與其他古生物學專家一起,專程來到桂花鄉準備實地考察。

  “我一大早就從北京出發,乘坐飛機趕往瀘州。”昨日下午,邢立達剛從瀘州藍田機場下飛機,就直接奔往桂花鄉,并于當天傍晚抵達目的地。與此同時,來自成都、自貢的恐龍腳印研究專家,也相繼趕到桂花鄉政府。接下來,專家們將對這些恐龍腳印進行“會診”。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古藺境內發現的恐龍腳印化石中,已由專家實地考察確認了三種類型:蜥腳類、鳥腳類、獸腳類。而這種被村民稱為“仙人腳板”的腳印,是否是翼龍留下,專家組將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進行確認。新聞鏈接瀘州兩年內六次發現恐龍足跡

  2013年8月年至今,瀘州古藺、敘永等兩縣境內已六次發現恐龍足跡了。本報均進行過報道,引起市民和國內專家強烈關注。

  1.十幾只食草恐龍2億年前“漫步”古藺巖壁

  2013年8月21日,古藺椒園鄉鐘山村2組發現恐龍腳印。專家稱,這些恐龍中既有食草恐龍,又有食肉恐龍,大約生活在侏羅紀早期。

  2.中國最長肉食恐龍足跡 爬過古藺石鳳窩

  2014年7月8日,古藺桂花鄉石鳳窩發現中國目前最長肉食恐龍行跡。此次發現的恐龍腳印有近300個,其中一道恐龍行跡長69米,含有約80個腳印。

  3.敘永發現恐龍腳印 村民以為是鴨腳板

  2014年7月10日,敘永大石鄉新陽村也發現了恐龍腳印。此次發現的腳印共有7個,種類為獸腳類肉食恐龍,這是敘永縣境內首次發現恐龍腳印。

  4.敘永再現恐龍迷蹤 首現罕見鳥腳類恐龍足跡

  2014年9月,繼7月10日專家在敘永大石鄉發現恐龍足跡后,在距離上次發現恐龍足跡直線距離1500米遠的位置,村民又發現了11個鳥腳類恐龍足跡,專家稱這在中國非常罕見。

  5.瀘州第五次發現恐龍蹤跡 現200余個恐龍腳印

  2014年11月21日,瀘州古藺縣桂花鄉漢溪村石鳳窩,又發現200余個恐龍腳印。吸引了國土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以及自貢恐龍博物館、重慶博物館相關地質專家到此實地考察。

  多知道點:翼龍

  又名翼手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爬行類動物,共有近100多個品種。生存于晚三迭紀到白堊紀末,約2億2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翼龍類是第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的翼是從位于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皮膚膜衍生出來的。較早的物種有長而布滿牙齒的顎部,以及長尾巴;較晚的物種有大幅縮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齒。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從小如鳥類的森林翼龍,到地球上曾出現的最大型飛行生物,例如風神翼龍與哈特茲哥翼龍,翼展超過12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6699.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