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文物管理處負責同志介紹說,這些古墓葬距地表高度最淺2米,最深3.8米,多為帶有墓道的洞室墓,墓道為斜坡狀,墓室單棺單人,隨葬品多置于棺前。
從發掘現場看,這些古墓接近半數曾被盜過,出土的隨葬品主要有瓷盞、瓷罐、餅足碗、銀手鐲、銅耳環、鐵支托、銅錢等。出土的幾十枚銅錢為北宋和元代的遺物,其中有元豐通寶、熙寧元寶、皇宋通寶、咸平元寶、嘉?通寶、圣宋元寶、祥符元寶、至大通寶、至元通寶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古新發現的用長方青條石砌筑四壁的墓葬形制,在邢臺地區乃至河北省是不多見的,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
此外,宋代墓葬內均有一塊大小不等的青石,或填于墓道或置于墓室、墓門,考古人員推測這些青石起著鎮墓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957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