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12月1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位于大多數星系中心地帶的超大質量黑洞會將周圍氣體完全吞噬。借助電腦模型,美國天文學家對整個過程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在最新研究中,兩位美國天文學家詳細說明了恒星如何將氣體引向星系中心,距離黑洞足夠的近,最終令黑洞將其吞噬的過程。雖然超大質量黑洞對其周圍物質具有強大的控制力,但天文學家并不確定這些天體物理學“猛獸”是如何成功吞噬它們從宿主星系吸收的大量氣體。
一個關鍵問題在于,圍繞黑洞快速旋轉的氣體擁有巨大的角動量,進而產生一種離心力(centrifugal force),放緩或阻止物質滑向深淵。通常情況下,黑洞會輕易吞噬距星系中心不足三分之一光年的氣體,因為黑洞自身磁場的作用就像制動器一樣,會減緩氣 體的回轉運動,令其墜入深淵。
電腦模擬結果顯示,在距超大質量黑洞的中間距離,氣體和恒星形成兩個相互獨立、傾向一側的圓盤,而圓盤偏離黑洞中心地帶。研究人員稱這兩個圓盤相互傾斜,使得恒星可以對氣體產生 拖拽,減緩氣體的回轉運動,令其離黑洞更近。
黑洞模型
霍普金斯和奎塔特的最新研究表明,這些年代久遠、偏離中心的圓盤是由電腦模型生成的恒星圓盤的產物。在形成初期,這些圓盤幫助驅使氣體向黑洞方面活動。美國國家光學天文臺(NOAO)科學家托德-勞爾(Tod Lauer)表示:“最新研究很有趣,因為它以更為常見的機制解釋了這種恒星圓盤,這一結果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如為超大黑洞活動提供燃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266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