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的電影《赤壁》又帶我們重新認識了一回三國人物,赤壁之戰,魯肅對于孫劉聯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昨天,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兩名考古隊員,駐扎在了嘉興南湖區新豐鎮,開始為期兩個月的姚家村遺址搶救性挖掘。這次挖掘,將揭開一個當地村民期盼以久的謎團??占地30畝的魯肅墓,是不是真的就在遺址里頭?
現在出土的文物和魯肅墓沒有太多關聯
姚家村遺址,離嘉興市區約有18公里,為市級文保單位。
這次搶救性挖掘,是因為當地政府要在那里興建一條從余新鎮到嘉善大云的公路,而遺址所在的地方剛好就是其中一段,它將連接今后在那里興建的特鋼新城。
據了解,這個遺址面積約1.2萬平方米,地勢較高,分布較廣,它北面的一塊高地文化層厚約1米,出土文物較豐富,有石器、陶器,上層有戰國時期的土墩墓。
上世紀80年代初,嘉興當地文保部門曾在那里采集到5件泥質灰陶和一些陶片標本。這里頭,有盛放食物或水的灰陶敞口罐和灰陶凸弦乳釘紋罐,以及可能用于狩獵用的小石錛,均為新石器時代的東西,屬國家三級文物。
但這些文物似乎和魯肅墓沒有太多的關聯。
事實上,嘉興為什么會有魯肅墓的傳說,目前可查詢的資料并不多。
但在新豐鎮志中,介紹姚家村遺址的段落中,說當地一個晚清秀才徐文潮有首詩里提到:“牛羊游牧各成群,荒草離離魯肅墳。”
傳說中的魯肅墓所在的地方曾經挖出過鐵牛
54歲的蔡炳良,曾任姚家村村主任9年。在他印象中,村子的北端以前有一個10來米的土坡,當民兵那會,他還在那里練槍打過靶。
高坡現在有五六米高,村里人說,以前高坡上還出土過七八只比熱水瓶稍小的鐵狗之類的東西!爱敃r可沒現在這么重視,后來好像是被丟進河里爛掉了!
而在高坡的西側,有一個香爐潭。這個水潭很深,村里人曾攔壩抽水想抓魚,但抽了半天也沒把水給抽干。
這水潭跟魯肅墓,到底有沒有關系?村里人沒有一個能回答出來,但祖祖輩輩相傳的是,村子北端那個長滿了雜草的高坡,就是魯肅墓所在。
據考古專家介紹,相關的傳說,在嘉興市地名志上也有記載。該墓坐北朝南,前后臨河。雖然解放前被盜過,但在1969年的一次發掘中,有鐵獸、陶器、石斧等陪葬品出土,且經鑒定為良渚文化與印紋陶文化遺址。
鑒于目前遺址還沒有正式開挖,有關魯肅墓的說法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魯肅墓到底在哪里?
魯肅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名人,經周瑜推薦后,成了孫權的參謀。特別是在赤壁戰前,他在聯合劉備、勸說孫權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協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而赤壁戰后,他從大局考慮,又勸說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從而繼續鞏固了孫劉聯盟。周瑜去世后,魯肅接任他的位置,負責處理荊州事務,但數年后病逝。
至于魯肅墓到底在哪里,史學界還頗有爭議,有一說法是葬于湖北漢陽龜山,還有一說法是葬于湖南岳陽市,但至今還沒有定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9266.html
相關閱讀:
世界十大最美古城大盤點 西安古城上榜
澳科學家稱始祖鳥并非恐龍 "龍鳥之爭"又有新解
科學家在猶他州新發現數十具恐龍骨骼化石
鄭州現5千年前豪宅 三室一廳面積200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