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來到陽原縣泥河灣村傳教,在村子周圍發現了大量的貝殼、蚌類和哺乳動物化石。他把這一發現和泥河灣村一帶特殊的地質地貌告訴了同在中國傳教的法國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德日進和美國的地質學家巴爾博。這幾位國外專家先后來到了泥河灣村,拉開了外國專家研究泥河灣的序幕,泥河灣的學術價值得以發現。
上世紀30、40年代,泥河灣地層、泥河灣動物群先后被命名,并得到國際的認可。在1948年的第十八屆國際地質大會上,泥河灣地層被確定為第四紀標準地層。
泥河灣發現始末
解放后,隨著我國對考古工作的逐步重視,國內的地質、考古專家楊鐘健、裴文中、賈蘭坡等都來泥河灣進行學術研究,使泥河灣的研究內容越來越廣泛、科學成果越來越豐富,歷史價值越來越顯現。他們在泥河灣地層中發現的大量石器,證明人類曾在這里生活。特別是在1978年,發現距今136萬年的小長梁遺址,作為人類最北端的活動點,被鐫刻在中華世紀壇的第一塊青銅甬道上。2001年又發現距今200多萬年前的馬圈溝遺址,這一發現震驚世界,泥河灣成為目前唯一能與世界公認的人類起源地---東非奧杜維峽谷相媲美的世界級人類發源地,對“非洲起源單一論”提出了挑戰。在馬圈溝遺址周圍還發現距今110萬年的東谷坨遺址、飛梁遺址,距今100萬年的岑家灣遺址等40多處百萬年以上遺址。田建輝
神秘的泥河灣古湖
兩百萬年以前,陽原一帶是一個面積達到900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陽原縣位于大湖東北方,靠近岸邊。大湖的面積隨著氣候的變化時增時減。
大約在一萬八千年左右,由于造山運動,湖底上升,交錯移動,湖水大部分流走,只剩下現在的桑干河。昔日的大湖逐漸消退,泥河灣地層逐步裸露出來。經過廣大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動物化石及部分古人類化石,泥河灣古湖、泥河灣古人類、泥河灣古動物群呈現在眼前。追逐數百萬年泥河灣時空軌跡,這里是古人類生息的地方,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是泥河灣人類賴以生存的“溫床”,清澈的湖水是孕育人類的搖籃?簳悦
泥河灣4個世界之最
泥河灣是世界上古人類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泥河灣涵蓋了舊石器時代早、中、晚三個時期和新石器時代,已發現遺址164處。目前,全世界百萬年以上的人類文化遺址共發現53處,泥河灣遺址群就占了46處,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高,絕無僅有。
泥河灣創造了世界上獨有的連綿不斷的文化。東方人類從二百萬年到十萬年到一萬年再到五千年,一直在泥河灣生活,不斷創造文明,她是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根、文化之源,這種綿延的文化,無論是非洲奧杜維峽谷,還是擁有古老文明的埃及、印度、巴比倫都無法比擬。
泥河灣擁有世界上稀有的第四紀標準地層。全世界公認的第四紀標準地層只有兩處,一處在泥河灣,另一處在歐洲的維拉佛朗期。兩處相比,泥河灣剖面最多、保存最完整,遠勝維拉佛朗期。
泥河灣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古人類研究成果。200萬年前馬圈溝遺址的“人類第一餐”,動搖了人類非洲單一起源論。10萬年前侯家窯遺址出土了全世界最多的飛索獵馬石球4000枚,證明了工具對人類發展的重大作用。1.3萬年前的馬鞍山遺址發現了“天下第一灶”,見證了火對于人類發展的劃時代作用。1萬年前的于家溝遺址出土了華北地區最早的陶片,打破了1萬年前北方沒有制陶業的說法。5000年前的姜家梁遺址發現了紅山文化的代表玉器“玉豬龍”,孕育了“三祖”,開啟了璀璨的華夏文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6006.html
相關閱讀:
吹響8700年前的賈湖骨笛-令人驚嘆稱奇
秦始皇陵18大不解之謎震驚億萬國人!秦始皇墓懸案
十大千年古尸復原照 香妃原來長這樣
工地現太監墓 墓主人或與守護定陵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