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挖土方揭開西漢齊王墓之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鎏金熏爐。

大銀盤。

大家知道目前發現的,全國最大的矩形銅鏡在哪兒嗎?它就陳列在淄博市博物館。這個長115.1厘米,寬57.7厘米,厚1.2厘米,重達56.5千克的銅鏡,形體之巨大,紋飾之精美,為歷來著錄和考古出土的銅鏡之冠。這件國寶,就是伴隨臨淄西漢齊王墓的發掘而重見天日的。但是,誰能想象,出土一萬兩千多件文物的的臨淄西漢齊王墓,它的發掘是因為鐵路施工需要土方。5個隨葬坑的重見天日,是怎樣的機緣巧合?發掘過程斷斷續續,有著怎樣的波折?事隔三十多年后,讓我們一同走近這座為鐵路擴建而發掘的古墓。

挖掘原因

源于工程需要土方發掘

賈振國,1972年5月至1975年8月就讀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后分配到山東省淄博市博物館工作,先后主持了淄博市歷史古瓷窯址,臨淄西漢齊王墓陪葬坑,臨淄大武鎮東下村戰國墓葬等十余處考古工地的發掘。“從1976年粉碎‘四人幫’,到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國開始大搞經濟基礎建設,這個時候全國上下同時上馬了很多工程,其中一個就是濟南鐵路局東風站的擴建工程!辟Z振國介紹,在該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土方,濟南鐵路局剛開始是從附近的村鎮購買。因為土方需求量大,所以購買頻繁,他們覺得這樣操作起來太繁瑣。就這樣,濟南鐵路局想到了一個他們覺得更方便的辦法。

原來,當時濟南鐵路局建設工地離一個古墓距離很近。這座古墓地處臨淄齊故城西南約13公里處的大武鎮窩托村南側,他們看中墓地高達20多米的封土了。距離近是優勢,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濟南鐵路局覺得與政府部門打交道更方便,所以他們就直接找到了省文化局。就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下,省文物局文物處就讓淄博的文化部門看看情況,可以的話就進行發掘!爱敃r只知道這個古墓是淳于髡墓,也就是當地百姓俗稱的‘駙馬墳’,一直覺得也就是戰國中期一個一般的貴族墓。我們誰都沒想到會是齊王墓。就這樣,為了配合東風車站擴建工程,一場對墓地的發掘開始了。”從賈振國介紹中,記者發現原來西漢齊王墓隨葬器物坑的挖掘,竟然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的。

在當時,這座漢墓封土規模巨大,雖經千年風雨,仍高達24米,占地面積約1.6公頃。文物部門先在封土外圍進行普遍鉆探,鉆探資料表明,原來的封土范圍遠比現存封土要大得多,底部略呈方形,直徑約250米,占地面積達5公頃。從這簡短的幾句話中,我們仍可以想象數千古代人(漢初)肩挑、人抬,熱火夯土筑墓時的盛大場面。

大武漢墓殉狗坑。

發掘過程

千年變遷墓坑僅半米深

“當我們開始發掘第一個隨葬坑時,就發現這個隨葬坑已經很淺了,只有半米深。附近老百姓知道這個情況后,都跟我們開玩笑地說,‘要是早知道的話我們就用鋤頭刨出來了’!彪y道是因為不是主墓,隨葬坑不太重要,所以就修那么淺嗎?對于記者的疑問,賈振國笑了笑解釋道,其實多年前,盡管是隨葬坑,在埋葬時也應該有2-3米深的,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周圍很多居民都從這里取土做日常所需,日積月累,陪葬坑就變得越來越淺了,到了現在這個樣子。

第一個坑為器物坑,隨葬品主要是禮器和生活用具。賈振國說從知識和經驗感覺,陪葬坑不可能只有一個。1979年春天,又進行了第二個陪葬坑的挖掘。但是當剛剛挖到第一件物品時,“意外”發生了!爱敃r我們挖到第一件物品時,剛剛露出一個小角,看出是貼金片,當時盡管是一個小角,但是很亮可以看出里面是鐵制的!睂τ谕诘降氖鞘裁礀|西,賈振國他們都很想趕緊知道。但是,就在這時,他們突然接到通知,意思是淄博方面先不要自己挖了,和省里一塊統一規劃發掘比較好。就這樣,大家帶著不舍和遺憾,把第二個隨葬坑的土回填了,這一停就是半年。

后來經過淄博市文物部門向上級請示,挖掘工作得以繼續進行。果然不出賈振國的預料,隨后在墓地南側,又發現了4個隨葬坑。從最后挖掘的成果看,賈振國認為這個墓室屬于意外被動式發掘。挖去墓室封土后,文物部門對墓葬的形制進行了初步鉆探。墓室位于封土中部,近方形,墓口長42米、寬41米,深約17- 20米。墓室南、北各有一條墓道。墓道平面略呈梯形,與墓室相接處寬35米,墓道口寬15米。南墓道長約63米,北墓道長約39米。發現的這5個隨葬坑,是分布在北墓道的西側和南墓道的東西兩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232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