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四川廣元“第四紀冰川”遺跡發生爭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日前,一篇《廣元利州區文物普查發現第四紀冰川遺跡》的文章引起中外學者關注。文中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研究員、有著“冰臼之父”之稱的韓同林教授,在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松林村菖溪河東溝段發現了冰臼群,推斷“這是典型的冰川遺跡留下的證據”,由此認為,寶輪鎮存在第四紀冰川遺跡。昨(15)日,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張文敬卻對此予以駁斥,同時撰文《米倉山拒絕假冒偽劣的“冰川遺跡”》。

  起因:廣元發現冰川遺跡

  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在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在當地人稱作缸塘的河谷內,河床堅硬的礫石上布滿了或大或小、或深或淺的洞,有關地質人員初步認定為冰川遺跡。11月7日,韓同林教授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尚平率隊到寶輪鎮松林村菖溪河東溝段實地考察。

  從寶輪鎮出發,溯菖溪河而上,在將近兩公里長的河溝內的石頭上,幾乎都布滿了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深或淺的洞,與農村中常見的石臼頗為相像。據韓同林介紹,冰臼的普遍特點是“口小、肚子大、底平”。冰川遺跡中,一般由花崗巖、火山巖形成的冰臼較多,而松林村菖溪河東溝段的冰臼則是由變質礫巖形成,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韓同林和陳尚平對一塊有指甲紋的石頭表示存在有“李四光環”,認為是第四紀冰川遺跡最有說服力的標志物。兩位專家判斷,這里冰川遺跡形成于200萬年—300萬年前。

  利州當地政府對此非常重視,表示將加大對冰川遺跡的保護力度,全力打造“地質公園”品牌,以此提升當地的知名度。

  駁斥:拒絕假冒偽劣遺跡

  昨日,在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已經從事40多年山地冰川研究,并且兩赴南極、一次赴北極冰川考察的張文敬教授仍在辦公室里細讀這篇文章。在他的書桌旁,放了一堆有關冰川方面的書籍。張文敬從書架中拿出一本由“中國冰川之父”施雅風主編的《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一書,他指著書中繪制的冰川地圖反問:“什么是真正的第四紀古冰川遺跡?這本書以大量科學證據已經證明,中國東部海拔2500米以下地區是不存在古冰川遺跡的。”


釋疑:其實只是“壺穴坑”

  那么,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松林村發現的地質景觀屬于什么地質地理現象呢?張文敬說,自己曾多次在廣元、旺蒼、南江一線的大巴山、米倉山考察,這些地質地理景觀是由數十萬年以上時間長河中,在山體的隆起過程中,流水裹挾著質地相對較硬的石塊“旋蝕”而成的“壺穴坑”,即所謂“水流石轉,石旋坑成”!拔移鋵嵰彩菑V元人,從小就在米倉山長大,我更希望家鄉能有冰川遺跡的出現!”張文敬說,但是我們更應該尊重科學。談到當地政府欲打造“冰川遺跡”,張文敬提醒,目前當地的地質地理景觀已經是精品中的珍品,千萬不要冠以假冒偽劣的“300萬年以前第四紀古冰川遺跡”的帽子,不然到時候會被人取笑,他還借用了一句詩“我本巴山夜明珠,何必借光桐油燈”來表達他的觀點。

  觀點碰撞

  第四紀古冰川遺跡廣元到底有沒有

  韓同林觀點:寶輪鎮松林村形成有“冰臼群”,并形成于200萬年—300萬年前的第四紀。

  張文敬反對:目前對地球的地質歷史劃界理論比較公認的“第四紀”的下限年代為240萬年左右,也有300萬年左右一說,但300萬年以前卻已為早于第四紀的“第三紀”了,這是一般學地質地理專業的大一學生都知道的常識。

  韓同林觀點:“李四光環”礫石存在是第四紀冰川遺跡最有說服力的標志物。

  張文敬反對:李四光是全人類尊敬的地質學家。事實上,“李四光環”礫石并不是冰川的惟一特征,包括受泥石流、崩塌等其他外力影響,礫石上也會出現“李四光環”。其所謂“李四光環”的說服力超過冰臼、冰川漂礫、冰石河這樣的標志物根本無從談起。

  韓同林觀點:冰臼的普遍特點是“口小、肚子大、底平”。冰川遺跡中,一般由花崗巖、火山巖形成的冰臼較多,而松林村菖溪河東溝段的冰臼則由變質礫巖形成,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

  張文敬反對:

  何為冰川?何為第四紀冰川?大家可以親自去天山、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原味體驗。在我們四川,海螺溝冰川、四姑娘山冰川、雪寶頂冰川、打古冰川與我們比鄰。即使在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東坡的海螺溝,現代冰川末端海拔高達2980米,更何況韓同林先生都不曾在這些有明顯冰川作用的地方去發現所謂與古冰川作用根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冰臼”。

  什么是第四紀古冰川遺跡?那就是要如海螺溝冰川等冰川谷舉目可及的金字塔般“角峰”,與切菜刀酷似的“刃脊”,冰川兩端布滿擦痕的“磨光面”,還有就是矗立在冰川兩側像推土機推壘而成的“側?”、“終?”,更有小如背簍、大如房屋的冰川漂礫,還有明顯呈“U”字形谷。這些遺跡的形成,只與古氣候、古地形等有關,與韓同林先生所表述的變質礫巖、花崗巖、火山巖等巖性毫無關系。

  韓同林觀點:寶輪鎮冰臼群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作為自然遺產則是非常珍貴的。建議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冰臼區域制定保護規劃,盡快圍封發現冰川遺跡的區域。

  張文敬反對:第四紀古冰川真正遺跡在整個廣元到南江的米倉山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米倉山的最高峰——光霧山海拔高度才2507米,“中國冰川之父”施雅風主編的《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一書以大量科學證據已經證明,中國東部海拔2500米以下地區是不存在古冰川遺跡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911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