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一周太空圖片精選:太陽粒子噴發形成巨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刊登了過去一周的最佳太空圖片,包括超新星殘余、火星沙丘、太陽耀斑、大麥哲倫星云以及月球與國際空間站合影在內的精彩圖片紛紛榜上有名。

  1.超新星殘余

超新星殘余

  一幅可見光與X射線照片的合成圖像,呈現了超新星產生的“氣泡”,所用照片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兩架望遠鏡。在這幅圖像的幫助下,天文學家揭開了一個宇宙謎團,即何種因素導致了明亮的超新星。

  天文學家經研究發現,超新星殘余0509-67.5的主人是一顆Ia型超新星,這種超新星通常由一顆大質量白矮星爆炸后形成。對Ia型超新星的最常見解釋是,一顆白矮星通過虹吸伴星的物質獲得質量,而后發生爆炸。不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和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在觀測0509-67.5時并未發現伴星蹤跡。天文學家認為超新星SNR 0509-67.5在兩顆軌道很近的白矮星彼此旋向對方時發生撞擊形成,兩顆恒星以大爆炸的方式香消玉損。

2.月球靚照

月球靚照

  一幅剛剛公布的照片,于1月4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附近拍攝。照片中,國際空間站好似懸浮在接近滿月的月球上方。拍攝時,空間站距地球表面大約243英里(約合391公里)。相比之下,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為238854英里(約合384399公里)。

3.恒星與塵云

恒星與塵云

  一幅剛剛公布的合成圖像,所用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廣域紅外探測器”(WISE)拍攝,展示了仙后座和仙王座的明亮恒星以及其他數百萬顆恒星和密集的塵云。仙后座和仙王座以神話傳說中埃塞俄比亞的國王與王后的名字命名。在美國北部,巨大多數天文愛好者每晚都可用肉眼觀賞這兩個星座。

4.太陽耀斑

太陽耀斑

  照片由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拍攝,展示了太陽遠側出現的耀斑。1月2日,日冕物質噴射導致的太陽粒子噴發形成巨弧。此次日冕物質噴射并沒有對準地球,如果朝向地球,帶電太陽粒子會破壞亮面的衛星通訊和電網。此外,太陽粒子還會與地球大氣層中的分子發生相互作用,形成絢爛的極光。

5.火星沙丘

火星沙丘

  美國宇航局火星偵察軌道器新拍攝的一幅照片,展示了火星北極地區的明亮沙丘,星狀暗斑好似胡椒粉一樣灑在上面。這些新月形沙丘之所以如此明亮的原因在于:它們包裹著一層二氧化碳霜。隨著火星北半球告別冬季,這種霜開始升華,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沙丘上的暗斑是霜消失的結果,暴露出下面的玄武砂。

6.大麥哲倫星云

大麥哲倫星云

  一幅新合成圖像,展現了銀河系的衛星星系——矮星系大麥哲倫星云。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獲取的紅外數據在圖片中表現為藍色區域,是大麥哲倫星云內溫度最高的區域。高溫來自于新形成的恒星,所產生的輻射加熱周圍的塵埃。在溫度最低的區域,恒星形成活動剛剛開始或者已經結束。展現這些區域的數據來自于歐洲航天局的赫歇爾太空望遠鏡,在圖像中表現為紅色。

7.恒星形成區

恒星形成區

  這幅新拍攝的紅外照片允許天文學家一瞥天鵝座X內的恒星形成區。天鵝座X是銀河系內最活躍的恒星托兒所之一。這個熱鬧非凡的氣體與塵埃區位于天鵝座,距地球4500光年。塵埃通常阻擋可見光,但紅外線可以穿透塵埃,允許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下這幅新照片。這幅照片揭示出其他方式無法觀測到的天體和結構。例如,我們可以在照片中看到還處于胚胎狀態的恒星以及由大質量恒星輻射雕琢的密集塵埃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0819.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