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千萬年歷史多米尼加琥珀里尋找消失的世界
科學日報報道,科學家們正在調查50多年前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發現的具有2000萬年歷史的琥珀,這或將提供有關古代熱帶昆蟲以及它們生活的世界的新見解。當這一收藏被館藏后——它或可能會花費數年時間——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多米尼加琥珀藏品,研究人員這樣報道稱。
目前為止最令人驚訝的發現便是倭蝗,一種生活在1800萬至2000萬年前、大小相當于玫瑰花刺的小型蝗蟲,它主要以苔蘚、藻類和真菌為食。這個物種非常不可思議,因為它代表了蝗蟲亞科(枝背蚱亞科)進化的中間階段。這個群體最古老的代表長有翅膀,而現代物種則沒有。最新發現的蝗蟲似乎長有退化的翅膀——這種殘余結構可能已經丟失了它的主要功能。這項發現被發表在期刊《動物之謎》上。
“困于琥珀里的倭蝗非常罕見,這個物種被完好保存,” 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草原研究所伊利諾伊自然歷史調查的昆蟲學家薩姆·海德斯(Sam Heads)這樣說道。海德斯與實驗室技術人員賈里德·托馬斯(Jared Thomas )以及研究合作作者王一楠(Yinan Wang)在項目啟動后幾個月,對20世紀50年代晚期由昆蟲學家米爾頓·桑德森(Milton Sanderson)收集的160多磅重的多米尼加琥珀進行調查后發現了一個新物種。桑德森在1960年發表在期刊《科學》上的文章里描述了這個收藏品里的幾個物種,這項報告激勵了一代科學家尋找并研究多米尼加琥珀,海德斯說道。桑德森的琥珀收藏品仍被保存,直到2010年海德斯將它發現。
海德斯將這個新的矮小蝗蟲命名為Electrotettix attenboroughi,這個類屬名字是electrum(源于希臘語的拉丁文,意為琥珀)和tettix(希臘語,名為蝗蟲)的結合。這個物種是以英國自然主義者和電影制作人大衛·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為名。
“大衛對琥珀有著獨特的個人興趣,他是我兒時也是現在心目中的英雄之一,因此我決定通過對這個琥珀的命名以向他表示敬意,當然是獲得了他的同意。” 海德斯說道。
篩選琥珀的過程非常緩慢和辛苦,大多數琥珀都被氧化,研究人員必須小心翼翼的切割并擦亮“窗戶”以一窺內部。除了矮小的蝗蟲,海德斯和他的同事還發現了正在交配的蒼蠅、麥蜂屬蜜蜂、癭蚊科、阿茲特克蟻、黃蜂、小蠹蟲、螨蟲、蜘蛛、植物機體結構以及甚至是哺乳動物的毛發。
發現矮小蝗蟲的琥珀碎片里還包含黃蜂、螞蟻、搖蚊、植物殘余物和真菌。這樣的組合所包含的信息真豐富,海德斯說道,這提供了有關生物生理學需要和它們棲息地的本質的線索。
“化石昆蟲可以提供有關特定特征和行為的進化的大量新見解,它們還可以告訴我們有關這段時間的歷史。”海德斯說道。“它們是理解遠古環境、遠古生態系統和遠古氣候的巨大資源,甚至有時候比恐龍骨骼還有用。”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海德斯和他的同事將把最好的樣本數字化,然后將圖片上傳至公共網站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3918.html
相關閱讀:
中國古代官員也是靠臉吃飯 高顏值才得重用
千島湖的碧波之下還隱藏著兩座千年古城
南澳I號出水大量青花瓷始發地或是福建漳州
美探險男孩意外踩到寶:硌腳石竟是史前巨獸牙齒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