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史前七大最兇猛恐龍 重達七噸的致命暴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5月3日,恐龍曾經是這個星球的絕對霸主,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它們最終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了人們探索歷史的佐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恐龍遠比人類體型龐大,殺傷力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些暴虐的恐龍。

  1.暴龍


  暴龍

  毫無疑問,暴龍確實屬于最致命的一類恐龍。它們那似乎能夠咬碎一切的牙齒令所有獵物膽寒。此外,暴龍身體龐大,身長可達40英尺(約合12米),身高可達20英尺(約合6米),體重最重可接近16000磅(約合7258公斤)。在白堊紀末期,暴龍主要生活于北美洲西部的廣大地區,靠兩條腿走路?茖W家一直在疑惑,暴龍究竟是一種動作遲緩的動物,還是一種迅捷靈敏的捕食者。但不管是哪一種,它們的獵物也都是有血有肉的龐然大物。

  一提起食肉恐龍,人們總是會想起比較熟悉的暴龍,斁埻愊嗍车淖C據來自于它們骨骼化石上的瑪君龍齒痕,這種齒痕與瑪君龍的牙齒大小和間隙完全匹配?脊艑W家曾經在一個地方發現數具玫瑰馬普龍的遺骸,這表明這種龐然大物可能習慣于群體圍獵,共同圍攻一種體形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

  2.瑪君龍


  瑪君龍

  對于瑪君龍來說,它們最血腥的事就是同類相食,斁埻愊嗍车淖C據來自于它們骨骼化石上的瑪君龍齒痕,這種齒痕與瑪君龍的牙齒大小和間隙完全匹配。瑪君龍身長約20英尺(約合6米),曾經于7000萬年前生活于馬達加斯加平原之上。研究人員介紹說,在當時也存在身體瘦小的靠采摘植物為食的同類。研究數據顯示,瑪君龍不僅僅以靠采摘植物為食的同類為食,有時也以自己的家族同類為食。相對于其他動物來說,恐龍之間的同類相食相對常見,但證據很少。

  一提起食肉恐龍,人們總是會想起比較熟悉的暴龍,斁埻愊嗍车淖C據來自于它們骨骼化石上的瑪君龍齒痕,這種齒痕與瑪君龍的牙齒大小和間隙完全匹配?脊艑W家曾經在一個地方發現數具玫瑰馬普龍的遺骸,這表明這種龐然大物可能習慣于群體圍獵,共同圍攻一種體形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

  3. “Eocarcharia dinops”龍


  “Eocarcharia dinops”龍

  “Eocarcharia dinops”龍的眉毛之下是一塊巨大的眉骨。在與同類對抗時,這種厚重的眉骨可以用來猛烈擊打對方,還可以用來吸引異性。它們刀片一樣的牙齒可以將任何活生生的獵物咬死,并肢解它們身體的各種部位。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曾經發現過1.1億年前的“Eocarcharia dinops”龍化石,其中包括像豬嘴一樣的鼻子等。這種恐龍身高約7英尺(約合2.1米),身長約25英尺(約合7.5米)。它們常常與另一種食肉性動物共同出擊,捕食長頸食草性尼日爾龍。

  一提起食肉恐龍,人們總是會想起比較熟悉的暴龍,斁埻愊嗍车淖C據來自于它們骨骼化石上的瑪君龍齒痕,這種齒痕與瑪君龍的牙齒大小和間隙完全匹配?脊艑W家曾經在一個地方發現數具玫瑰馬普龍的遺骸,這表明這種龐然大物可能習慣于群體圍獵,共同圍攻一種體形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

  4.諾弗勒惡龍


  諾弗勒惡龍

  多齒的諾弗勒惡龍可以利用自己向前突出的前齒像長矛一樣刺向獵物,然后再用自己像刀片一樣的后齒將獵物撕碎。這種牙齒排列在食肉性恐龍中并不多見。科學家認為,這種和德國牧羊犬大小相近的恐龍生活于大約6500萬年前到7000萬年前的岡瓦那超大陸的南部,主要以魚類、蜥蜴和其他動物為食。諾弗勒惡龍(Masiakasaurus knopfleri)英文名稱的第一部分意思是“惡毒的蜥蜴”。

  一提起食肉恐龍,人們總是會想起比較熟悉的暴龍,斁埻愊嗍车淖C據來自于它們骨骼化石上的瑪君龍齒痕,這種齒痕與瑪君龍的牙齒大小和間隙完全匹配。考古學家曾經在一個地方發現數具玫瑰馬普龍的遺骸,這表明這種龐然大物可能習慣于群體圍獵,共同圍攻一種體形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

  5.玫瑰馬普龍


  玫瑰馬普龍

  玫瑰馬普龍長約40英尺(約合12米),重約6噸,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性恐龍?脊艑W家曾經在一個地方發現數具玫瑰馬普龍的遺骸,這表明這種龐然大物可能習慣于群體圍獵,共同圍攻一種體形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阿根廷龍是一種食草性恐龍,身長約100英尺(約合30米)。玫瑰馬普龍大約生活于1億年前,比著名的暴龍還要大得多。它們的牙齒很窄,像刀片一樣,主要用于撕咬獵物。它們的骨骼化石發現于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

  一提起食肉恐龍,人們總是會想起比較熟悉的暴龍。瑪君龍同類相食的證據來自于它們骨骼化石上的瑪君龍齒痕,這種齒痕與瑪君龍的牙齒大小和間隙完全匹配?脊艑W家曾經在一個地方發現數具玫瑰馬普龍的遺骸,這表明這種龐然大物可能習慣于群體圍獵,共同圍攻一種體形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

  6.猶他鑄鐮龍


  猶他鑄鐮龍

  猶他鑄鐮龍實現了從食肉性動物向食草性動物的轉化。科學家們尚不清楚,這種外觀像鳥一樣的恐龍為什么會放棄食肉習慣。不過,它們那種適合撕咬肉類的牙齒已退化為用于切割葉子,而它們的內臟已經膨脹到足以保證植物在其中發酵。猶他鑄鐮龍靠兩足行走,站立時身高約4.5英尺(約合1.4米)。從頭部到尾部,其身長約為13英尺(約合4米)。它們的爪子長而鋒利,長度約為4英寸(約合10厘米)。猶他鑄鐮龍生活于1.25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活動范圍為如今的美國猶他州。

  一提起食肉恐龍,人們總是會想起比較熟悉的暴龍。瑪君龍同類相食的證據來自于它們骨骼化石上的瑪君龍齒痕,這種齒痕與瑪君龍的牙齒大小和間隙完全匹配?脊艑W家曾經在一個地方發現數具玫瑰馬普龍的遺骸,這表明這種龐然大物可能習慣于群體圍獵,共同圍攻一種體形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

  7.鴨嘴恐龍


  鴨嘴恐龍

  對于鴨嘴恐龍來說,沒有任何植物能夠幸免。鴨嘴恐龍是一種大骨架恐龍,嘴部像鴨嘴一樣,它們可以消滅自己經過途中的所有植物。它們的頭骨很大,有300多顆牙齒用于撕咬植物纖維。在其顎骨中,還有數百顆可以替換的牙齒。這種恐龍大約生活于7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其棲息地位于當時分離北美洲的一個巨大淺海的西方。成年鴨嘴恐龍身長可達30英尺(約合9米),其頭部長約3英尺(約合0.9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3253.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