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在火星上發現鵝卵石,是否也代表其經過水流的沖刷呢?NASA科學家認為火星上發現的鵝卵石進一步證明了火星存在液態水環境,所發現的地方屬于古老的火星河床。
好奇號火星車在2013年降落在蓋爾撞擊坑,此撞擊坑大約形成于36億年前,擁有非常古老的歷史。當鵝卵石被發現時,科學家認為其獨特的形狀一定與流水沖刷有關,因為我們在地球海岸線和水道附近也發現了類似的石頭。
好奇號的調查進一步指出,這些鵝卵石的遷移距離達到50公里左右,由此科學家認為流水沖刷才能有如此巨大的位移,如果是火星上的風蝕過程,那么移位大約在2.5公里左右,并沒有達到數十公里的遷移距離。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地質學家Douglas Jerolmack發現,鵝卵石遷移距離暗示它們被流水沖刷,同樣的巖石特征我們還在新墨西哥州的沖積扇地貌附近發現。
火星南部蓋爾撞擊坑的結構類似于沖積扇特點,科學家猜測這里在數億年前是片較大的湖泊,周圍分布的山脈,有數個三角洲入?。在蓋爾撞擊坑內的發現還指出,這些湖泊會保持1萬年左右,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存在,那么這里很有可能會發現微生物遺跡。
從火星探測器的數據可以看出,火星上的溪流存在時間比較長久,比如33億至38億年前就有湖泊存在,蓋爾撞擊坑內的沉積物也顯示,這里長時間被水浸泡過。美國宇航局火星探索計劃首席科學家Michael Meyer認為至今火星上都有液態水,很明顯,火星在數十億年前與地球非常相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1130.html
相關閱讀:
解密月球9大天迷:美國登月看到了啥?
科學家發現噴射重金屬流的黑洞 時速可達7億公里
宇宙驚人現象:死亡彗星竟能起死回生
NASA計劃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一臺3D打印機
星系中心存有強大黑洞 噴發恐怖射電輻射
科學家發現噴射重金屬流的黑洞 時速可達7億公里
宇宙驚人現象:死亡彗星竟能起死回生
NASA計劃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一臺3D打印機
星系中心存有強大黑洞 噴發恐怖射電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