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文艷
除了在漢陽陵旅游參觀,還有不少老外前來“挖寶”呢!
去年第36個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漢陽陵博物館模擬考古基地正式啟動。首批59名體驗者中就包括遠道而來的美國人類學考察團的39名團員,他們通過親手發掘探方內的“文物”,感受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艱辛和樂趣。
記者了解到,模擬考古基地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模擬考古探方有外葬坑、建筑遺址、墓葬3大類5種共8個探方。每個探方都“埋著”瓦當、陶豬、陶羊、陶雞、陶俑等文物復制品。
當天,經過短暫的培訓后,39名老外全副武裝分組進入探方。戴上手套,伏下身子,拿起手中的小鏟子、小刷子,一點點剝開掩埋“寶藏”的土層……
金發碧眼的美國姑娘羅賓有幸成為第一個挖出“文物”的人,在外葬坑,她挖著挖著,黃土里突然顯露出青灰色的一角,原來是一只造型別致的羊俑。眾多體驗者中,28歲的美國小伙馬特格外顯眼,他頭頂一小型運動攝像機,邊發掘邊拍攝。當“發掘”出一組陶豬時,顯得很激動。他說,自己要將考古發掘的全過程記錄下來,回去與朋友們分享,讓更多有興趣的人來此參與體驗考古發掘過程。滿頭白發的米勒是個大學老師,對考古充滿感情,當他看到自己親手挖出的地磚,興奮地說:“這是我見過最有趣,最具神秘色彩的東西了。這次的漢陽陵之行讓我觸摸到一段埋藏在地下兩千多年的歷史”。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探方內都涌現出了“文物”,老外們難以抑制喜悅之情:“第一次到西安竟然能親手發掘"文物",感覺太美好了!”
漢陽陵博物館位于西安北郊的渭河之畔,是依托西漢第四位皇帝景帝劉啟及其皇后合葬的陽陵陵園而建立的一座考古遺址性博物館。1999年建成開館,設有考古陳列館、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宗廟遺址四個基本陳列,展示文物一萬余件,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
豐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全新的保護理念、獨有的文化品位、宜人的生態環境,使漢陽陵不但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也迎來了眾多的外國游客。據統計,2012年度外賓參觀漢陽陵共計21890人次,以英、美、法、德、日、韓游客為主。特別是吸引了多位外國政要前來參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3193.html
相關閱讀:
揭開古埃及木乃伊之謎 科學家用新鮮尸體制作木乃伊
新研究揭示恐龍滅絕后出現大型哺乳動物的奧秘
西方史學家:中國人發現美洲新大陸
身著清朝官服的木乃伊或有防腐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