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縣文史、旅游部門近日探查當地旅游資源時發現位于靖安縣中源鄉境內,一條延綿5公里長的古河道上分布500多個“冰臼”。如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的“冰臼群”實屬罕見。當地有關部門通過比對相關資料后認為,該“冰臼”符合資料記載的冰臼特征,推測是兩三百萬年前冰川運動遺跡。
冰臼
“冰臼群”在中源鄉港口村一個重山環繞的小河谷。據考察人員介紹,從現場看,“冰臼”大多呈口小底大特征,臼體的平面一般為圓形、橢圓形、匙形和不規則半圓形。最大冰臼直徑近3米,最小冰臼直徑也有十多厘米,平緩寬敞的基巖冰床磨蝕現象。
當地村民把這些分布在河床上的石臼叫做“石窩”。這里一貫有石窩瀑布群的說法,據稱,以前只有枯水期才能發現,如今因上游建了電站,河里大塊的花崗巖裸露出來,人們才能看見這么奇特壯美、更多更集中的“石窩”群。
靖安縣地處贛西北部,屬于九嶺山脈,素有“中國娃娃魚之鄉”美譽,屬于北緯30度上,靠近北回歸線。“冰臼”在靖安發現有何重要研究價值,還有待有關專家前往考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3221.html
相關閱讀:
揭秘5億年前小“鰻魚”:竟是人類已知最早祖先
西安出土唐郭子儀曾孫墓 壁畫顯示當時賞鶴成風
考古發現人類歷史上隨艦漂泊最早的獵犬骸骨
科學家CT掃描現存最早木乃伊 重塑千年前的面孔
南非發現2.5億年前動物祖先洞穴同居化石
西安出土唐郭子儀曾孫墓 壁畫顯示當時賞鶴成風
考古發現人類歷史上隨艦漂泊最早的獵犬骸骨
科學家CT掃描現存最早木乃伊 重塑千年前的面孔
南非發現2.5億年前動物祖先洞穴同居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