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代最牛特種兵:燕云十八騎以一敵百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特種兵的出現始于二戰時期,但在中國古代戰爭中,早已不乏“特種兵”的身影,如戰國時期的鐵鷹銳士、東漢的陷陣營、東晉的北府兵、隋朝的燕云十八騎、唐代的玄甲軍、南宋的背嵬軍、元代的怯薛軍以及明代的蒙騎克星神機營、威震日寇的戚家軍,下面就和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秦國鐵鷹銳士 劍術馬戰步戰陣戰皆精

  “銳士”是戰國時秦國經過選拔訓練有素的步兵。秦孝公時商鞅變法,獎勵耕戰,按軍功給予爵位和田宅,軍力大盛,士兵的戰斗力很強。秦國銳士可以以一敵十魏武卒,《荀子》中曾對秦國軍事實力有過高度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當時,步兵以魏國武卒最為精銳,天下呼之為“魏武卒”。騎戰則以趙國的“胡刀騎士”和齊國的“技擊騎士”并稱精銳。商鞅變法后,秦國新軍在收復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被天下驚呼為“銳士”。


秦國鐵鷹銳士

  據《商君書·境內》記載,秦軍中最小戰術單位為伍,由五個士兵組成。十個伍組成一個屯,由五十名士兵組成。兩個屯組成一個將,由一百名士兵組成。五個將組成一個主,由五百名士兵組成。

  兩個主組成一個大將,由一千名士兵組成(此處的大將是秦軍建制單位,非指將領)。軍隊在作戰時,伍、屯、將、主、大將等戰術組織聯系緊密,配合默契。以一個伍為例,防守時五名軍卒互相保護,進攻時如有人數優勢則圍攻敵人;鞈饡r,伍內部兵卒之間始終保持緊密聯系,不會被輕易擊破。

  東漢陷陣營

  “鎧甲具皆精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陷陣營是東漢末年的一支精銳部隊:“將眾整齊,每戰必克”。其統帥為呂布帳下的中郎將高順。人稱高順“所將七百余兵,號為千人。”

  陷陣營“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故名 “陷陣營”。據《三國志》記載,呂布復為袁術使高順攻劉備,公遣夏侯?救之,不利。備為順所敗。

 。ǜ撸╉槥槿饲灏子型䥽溃傺赞o,將眾整齊,每戰必克。布性決易,所為無常。順每諫曰:“將軍舉動,不肯詳思,忽有失得,動輒言誤。誤事豈可數乎?”然而,“布知其忠而不能從。


東漢特種兵

  建安三年,布遂復從袁術,遣順攻劉備於沛,破之。曹操遣夏侯?救備,為順所敗……”南朝宋時裴松之為《三國志》注釋時,曾專門引用《漢末英雄記》的內容,對陷陣營評價頗高。

  遺憾的是,呂布不是一個帥才,“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后,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呂布的悲劇,也成為陷陣營這支精兵的悲!

  東晉北府兵 驍勇善戰攻無不克戰無不捷

  北府兵是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又名北府軍!稌x書·劉牢之傳》記載:“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瑯邪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猛應選。


東晉北府兵

  玄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資治通鑒》也云:“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

  隋代燕云十八騎 快如風烈如火以一敵百

  在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中,燕云十八騎曾被描繪得神乎其神。相傳,燕云十八騎是由羅成父親靖邊侯羅藝率領的精銳騎兵,總共由十八個人組成,他們腰佩彎刀,臉戴面罩,頭蒙黑巾,只露雙眼,身披黑色長披風,腳踏胡人馬靴,馬靴配有匕首,眾人背負大弓,每人負箭十八支,同時都配有清一色的圓月彎刀。燕云十八騎一般都是在大漠活動。

  據說,當年遼部察哈合臺帶領遼兵一萬人,侵入燕門關搶掠,燕云十八騎暗中偷襲,一夜之間殺其三千多人,察哈合臺帶領余部逃回大漠,十八騎窮追不舍,一直追至察哈合臺的家鄉,察哈合臺及全族二萬余人被誅滅。

  此后,遼人都遠走戈壁。再也沒敢進犯。靠山王楊林曾經對燕云十八騎這樣評價: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


隋代燕云十八騎

  燕云十八騎神出鬼沒,并且個個都戴著面罩,從來沒有人看到過他們的真面目。靖邊侯羅藝死后,燕云十八騎被羅成解散。然而,也有歷史學者認為,燕云十八騎及其故事大多屬于“演義”。

  唐代玄甲軍 皂衣玄甲勢如破竹無堅不摧

  玄為黑色,甲即盔甲,玄甲軍是唐朝初年的一支精銳騎兵部隊,士兵身著黑鐵盔甲縱橫馳騁,所向披靡。《資治通鑒》一書對于玄甲軍有這樣的記載:“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馀騎,皆皂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

  每戰,世民親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行臺仆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將兵按行營屯,猝與王世充遇,戰不利。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之,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六千馀人,世充遁歸。

  在唐武德三年著名的虎牢關之戰,李世民率領數千唐軍與十幾萬夏軍對峙,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斬俘6000余人。據說,李世民幾乎每戰都身先士卒,他自己同樣是一身玄甲,率領著騎兵如同黑云一般壓向敵陣,勢如破竹,無堅不摧。


唐代玄甲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時期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明光鎧是一種護胸鏡锃亮的板式鎧甲,非常華麗,而且重量更輕,防御力大大提升。

  南宋背嵬軍 五百精兵破金軍十萬

  背嵬軍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統領的一支精銳騎兵部隊,掛帥的是其子岳云。對于背嵬軍的解釋,岳飛之孫岳珂在《鄂國金佗粹編》卷二十二《淮西辯》中稱:“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南宋背嵬軍

  南宋趙彥衛撰寫的《云麓漫鈔》記載:“韓、岳兵尤精,常時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8913.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