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備受關注的六安戰國雙墓的發掘工作進入尾聲,延續18日未完成的吊棺工作,當天,雙墓南墓的棺槨被成功吊起運走。
20日,考古人員將對棺槨進行開啟,棺槨里會不會出現全國罕見的寶物,墓主人的身份到底是誰?棺槨里會不會出現玉器和印,南墓和北墓墓主人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是夫妻還是僅僅是巧合?20日,本報記者將帶著這些猜想一探開棺現場。
現場:派了個大家伙
按計劃,原定于4月18日將南墓和北墓的棺槨均吊起,并運往皖西歷史博物館。不過,在18日出現了一個意外情況,承重8噸的起重機,因為承重不夠,在準備起吊南墓棺槨時,壓根沒敢碰。
因此,南墓的棺槨起吊只能在19日進行。10時許,在做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之后,一輛“大家伙”來到了現場。據目測,當天來的起重機,比18日的那臺“腰身”粗了將近一倍。在起重機的吊環上,能清晰地看到,寫著“25t”的字樣。
雖然是大家伙登場,但是考古人員不敢懈怠,原本將整個棺槨吊起的計劃,因為擔心出現意外,在討論之后只能流產。最后,工作人員決定,揭開弧形蓋頂,先吊起棺槨。
驚險:棺槨差點撞上墓室
12時許,工作人員將帆布袋套在棺槨的一側,試圖利用起重機拉動帆布袋,帶動棺槨,方便留出縫隙,以整體捆綁棺槨。
不過,就在起重機剛剛發力,就發生了讓周邊群眾為之驚呼的一幕。起重機在工作人員的要求下一直緩緩地發力,且十分緩慢。但是由于槨底板長年浸泡在水里,因此十分滑。
就在工作人員打手勢示意起重機停止拉動瞬間,由于慣性,棺槨突然快速向南墓墓室東方滑去,直至工作人員急忙采取措施才停止。而此時,棺槨還差一點,就撞上了墓室東墻。
經歷過這一幕之后,工作人員更加小心翼翼,12:20許,棺槨被緩緩吊起,放在一輛卡車之上,被拉往皖西歷史博物館。至此一切順利完成。
謎底:仍是三重棺
之前,北墓的發掘中,出現了罕見的“一槨三重棺”。
因為南墓比北墓的規模大了許多,那么南墓有沒有可能是四重棺,還是和北墓相同均為三重棺?19日下午,在弧形蓋頂被揭開之后,謎題解開,南墓也是三重棺。在弧形蓋頂被揭開之后,出現了一層木板。
專家說,這層木板其實很薄,被稱之為“望板”。在望板的下面,還有一層內棺,之前的弧形蓋頂即是中棺蓋,整個南墓的棺制和北墓相同,也是“三重棺”。
驚訝:疑現五彩絲綢
在弧形蓋頂被揭開之后,出現在望板四角的類似于口袋形狀的絲織物。不僅千年不朽,竟然還帶有顏色。有的略微泛紅,有的略微泛黃。
這些疑似口袋的東西到底是干啥用的呢?在現場,工作人員接觸后發現,這些口袋狀的絲織物被固定于望板之上。
“口袋狀的絲織品疑似絲綢,固定于望板之上,可能是一個抓手,用于提起望板的。”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李德文說。
絲織品在望板的四角出現,在李德文多年的發掘生涯中,還真沒遇到。記者通過查詢了解到,戰國時期,絲綢的生產已經很先進了。此次出土的疑似絲綢,對于研究絲綢歷史也非常有意義。
李德文說,目前確定的是,戰國雙墓將被異地恢復。據了解,目前初步設想的恢復地點為六安市經濟開發區白鷺洲附近的城東古墓群。
開棺猜想
猜想一墓主人身份能否確定
之前,通過發掘和清理外藏室,專家們已經初步確定雙墓主人的性別。專家猜測,北墓可能為女性,南墓由于出土了青銅劍、盔甲、戈等文物,已經初步確定為男性,且可能為武將。
據了解,在古代,人們下葬有著嚴格的禮制。19日,南墓又出現了三重棺,和之前一起,南北雙墓均為三重棺,是不是說明墓主人身份非同小可,難道真是“中央特派員”?
猜想二是否能夠出現隨身兵器
在南墓外藏室里出現的青銅寶劍十分精美,在劍上刻有紋飾,劍格上鑲嵌有綠松石,以及使用了錯金的工藝,形成的金飾。
六安市文物局戰國雙墓發掘現場的負責人汪欣曾表示,就其個人感覺而言,南墓出土的青銅寶劍十分精美,似乎不像是在戰場上使用的,有可能是作為禮物送人的。
那么,作為武將,南墓主人的隨身兵器在哪呢?難道是墓主人在死后,將最心愛的兵器隨身攜帶?20日內棺開啟后,我們將拭目以待。
猜想三是否有全國影響力的文物
在北墓外藏室里,考古人員曾經發掘出了一件直徑達27厘米的青銅六山鏡,不僅后有“山”字紋飾,在鏡背面還有凹槽,似乎用于鑲嵌珠寶。這面六山鏡,也被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孔祥星稱贊為“全國第一。”
然而,在南墓里出土的文物除了一個精美的青銅?、一把青銅寶劍和完整的戈和?,其他的一些文物雖然規整,但是并未發現精品。
那么,是不是精品都放在了內棺里,內棺里有沒有可能出現更大更好的山鏡呢?同時,在內棺開啟后,會不會發現一些在全國都具影響力的寶物呢?這些都值得期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2001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