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7月16日消息,甲龍是草食類恐龍,為保護自身背部有“甲殼”一樣的骨板,堅實異常。據博物館方面消息,在富山市大山地區挖掘出土化石所屬的甲龍生活在白堊紀前期(距今越1.2億年前)。發掘出土的足跡化石成對,分別是甲龍的前后足。前足長約19厘米,寬約21厘米;后足長約32厘米,寬約44厘米。
甲龍科的恐龍化石并不是第一次在日本被發現出土。此前,熊本嫌御船町出土過甲龍的牙齒化石,北海道的夕張市也曾發現過甲龍的頭骨。2000年,富山市大山地區附近也曾被發現有史前恐龍的足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20018.html
相關閱讀:
揭開古埃及木乃伊之謎 科學家用新鮮尸體制作木乃伊
盤點:秦始皇陵墓十大未解之謎 “兵馬俑”殺死項羽
明代“七品芝麻官”的墓中或存有完整古尸
南陽春秋古墓發現鳥書 墓主為彭氏貴族
考古新發現 康熙景陵埋葬四十八妃和一皇子
盤點:秦始皇陵墓十大未解之謎 “兵馬俑”殺死項羽
明代“七品芝麻官”的墓中或存有完整古尸
南陽春秋古墓發現鳥書 墓主為彭氏貴族
考古新發現 康熙景陵埋葬四十八妃和一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