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地球未來或將被白矮星吞噬 每秒100萬公斤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英國物理學家發現了行星的碎片,科學家表示未來的地球可能也會像這些行星一樣,遭受被撕裂的厄運,F在,這些體積較小的密集恒星正在吞噬行星的“ 尸體”,其中至少有一顆正在吞噬行星的星核——富含鐵、鎳和硫——吞噬速度在每秒100萬公斤。

  

  在行星碎片構成的塵云周圍,華威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發現了4顆白矮星。白矮星是類日恒星生命的最后階段。一旦內部的高熱原子核反應熔爐燃燒殆盡,恒星便進入這一階段。借助于哈勃太空望遠鏡,科學家對這些白矮星的大氣化學構成進行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觀測。觀測結果顯示,4顆白矮星周圍的塵云中最常見的元素是氧、鎂、鐵和硅。這4種元素在地球中的比重達到93%左右。

  科學家表示這些體積較小的密集恒星正在吞噬行星的“尸體”,其中至少有一顆正在吞噬行星的星核——富含鐵、鎳和硫——速度在每秒100萬公斤所有。研究領導人、英國華威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鮑里斯-甘?吮硎,我們的太陽系也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出現這種白矮星吞噬行星的現象。“我們觀測到距地球幾百光年的白矮星吞噬行星的現象,在遙遠的未來,地球也將遭受這種命運。隨著類似太陽的恒星走向生命的盡頭,它們會膨脹成紅巨星,此時星核內的核燃料燃燒殆盡。幾十億年后,太陽系也將出現這種現象,屆時,太陽將吞噬水星和金星等內側行星,F在尚無法確定地球是否會在太陽進入紅巨星階段后遭受被吞噬的命運。即使能夠幸存下來,地球表面也將被烤焦。”

  甘?苏f:“在變成白矮星過程中,太陽將損失大部分質量,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都進一步遠離太陽。這可能導致它們的軌道趨于不穩定,發生相撞。早期的太陽系也非常不穩定,出現行星相撞現象。相撞可能撕裂整個陸地行星,形成大量小行星,其中一些小行星的化學構成與行星星核類似。在我們的太陽系,木星將在太陽晚期演化中毫發無損地幸存下來,同時將新的或者老的小行星拋向太陽變成的白矮星。”

  研究過程中,科學家發現塵云中存在數量極少的碳,與地球以及其他靠近太陽的多巖行星的碳極為相似。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在白矮星大氣中發現行星碎片帶來的數量極少的碳。碳的發現說明這些恒星一度擁有至少一顆多巖行星,現在已經被它們吞噬。白矮星的大氣層由氫和氦構成,大氣中的任何重元素都會被白矮星的引力吸入星核,很難被觀測到。

  這一次,天文學家觀測到行星死亡過程的最后階段,它們的物質如同雨水一樣飄落,以每秒100萬公斤的速度被白矮星吞噬。觀測獲取的證據表明,這些恒星一度擁有多巖行星,后被它們撕裂并吞噬。對其中一顆白矮星PG0843+516的觀測發現可能幫助科學家了解行星被摧毀的整個過程。

  PG0843+516有別于其他白矮星,大氣中的鐵、鎳和硫的數量相對較多。陸地行星的星核中存在鐵和鎳,在行星形成過程中被引力吸入星核,二者之間存在化學親合性。研究人員認為,PG0843+516吞噬了一顆多巖行星的星核物質。這顆行星體積很大,能夠發生分異作用,與將地球地核和地幔分離的過程類似。借助于哈勃望遠鏡搭載的宇宙起源光譜儀,華威大學的科學家對距離太陽幾百光年的80多顆白矮星進行了觀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52680.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