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年前,它們已出現在地球上,曾作為恐龍的主要食物;它們沒有艷麗的花、沒有芬芳的果,卻在伸展著優美的線條、四季常綠;除了觀賞,多數還能入藥、可供食用……這類植物叫蕨類植物。
時值深秋,山間落葉飄零,草木枯萎。然而,在山谷中或巖壁上的一些蕨類植物,卻精神飽滿,愈加蒼翠,迎來旺盛的生長季。
據市林業部門最新調查顯示,寧波境內共有蕨類植物39科、220多種。其中,松葉蕨、中華水韭和心臟葉瓶爾小草,這三種為3億年前的“活化石”。松葉蕨還是目前公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陸生高等植物。
不少蕨類植物迎來生長旺季
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蕨類植物是一類古老的高等植物,現在全世界有12000多種,寧波也有220多種,野外幾乎隨處可見它們的蹤影。
去年春季,寧波市植物專家林海倫在象山墻頭鎮一片毛竹林中,首次發現了心臟葉瓶爾小草,它是浙江省新記錄的珍稀蕨類植物。最近再去時,發現它已經長出了幾片嫩綠的新葉。“每年這個季節,心臟葉瓶爾小草會生長出新葉,經過寒冬也不枯萎凋零,一直到夏天高溫時才會枯敗。”林海倫說。
蕨類植物即使在冬天也是常綠的,而一部分蕨類植物會在秋天長出新葉,即使在寒冷的季節,也能充分享受冬季的陽光。
在奉化溪口鎮狀元岙村的丹霞地貌中,那兒巖壁陡峭、土壤貧瘠。而槲蕨、水龍骨和圓蓋陰石蕨等附生蕨類植物卻喜歡在這里安家。“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些植物都會在這個季節長出新葉,這與大多數植物在春天生長發芽的特性正好相反。”林海倫說。
在鄞州區鄞江鎮清源村的丹霞地貌內,記者看到,最近的連續陰雨天,讓水簾洞的水流充沛,在瀑布的沖刷下,那濕漉漉的綠得發亮的植物就是華東瓶蕨了。“多數蕨類植物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我發現華東瓶蕨的生長點共有四處,每次都是在水簾洞下方找到的。這種蕨類植物的葉片只有單層細胞,十分細薄,很不耐干旱,只有在潮濕的環境下才能正常生長。”
不過,有的蕨類植物則直接生活在水中。在鄞州區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的洋山岙村深山水田,目前,幾百株中華水韭長勢旺盛。不過,可別小瞧了這些綠油油的“韭菜”,它們實為3億年前就存在了的“活化石”、極度瀕危的孑遺植物,它們只生活在潔凈無污染的濕地中。目前,寧波境內共發現中華水韭有20多個生長點,種群總數量在千株以上,鄞州和北侖的6個鄉鎮范圍均有發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5909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