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一節名著閱讀課,前一節課的時候,我做了鋪墊,主要從最近班上學生在學名著閱讀的筆記中看出的進步講起。我告訴學生,最近讀書筆記主要進步是大部分的學生能自己獨立完成,只有小部分的學生的名著閱讀的筆記是直接抄名著里的內容,連概括也沒有,只當了一名文字搬運工,還有一部分學生不僅能夠對名著進行閱讀概括,而且還能把名著和自己的直接的生活,比如自己本身的生活,或者看到的別人生活以及和間接的生活,比如來源于書本生活結合起來,這說明了我們同學的閱讀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我說:閱讀指導了我們的生活,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從中汲取了精神的力量,尤其是一部分同學通過閱讀看到了自己的性格中存在的一些的弱點,有的一部分同學甚至準備有計劃的改變,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們許多同學會在靈魂和思想上進入了更高的層次,并且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知識,拓寬了視野,從而更加容易地理解人生社會這兩本大書。其實,上邊講的許多內容當然并表明學生真的有這樣的水平,而只是一部分的學生達到這樣的水平,但我還是強調了閱讀對人生的影響,我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覺得引導比批評好,讓學生明白這樣的閱讀是一個會被老師表揚的行為,讓評價起一個導向的作用。前一個階段,學生一般只停留在對內容直接抄寫或者摘錄,能力高的當然能概括一些,現在已經有不少個學生能夠把閱讀同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雖然這些進步是微小,但好歹總算是有進步。為了讓學生把讀寫結合起來。也為了他們閱讀不至于浮光掠影,我要求學生些閱讀筆記,但前一個星期我沒有布置學生寫讀書筆記,今天我統計一下,前個星期回去看名著閱讀的學生人數只有八個,說
“
不能堅持
”
,他們能看二十分鐘已經是很看得起老師了,對他們來說,二十分鐘就是極限。這一節課,還教學生如何寫讀后感,這本來是以后的技能,但是提上來學,學生也沒有學過議論文,還要慢慢的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33774.html
相關閱讀:小課題研究方案:小學閱讀教學中學法指導有效性的研究
《抒情類散文閱讀復習指導》
小學生課外讀書卡制作示范
農村小學開展網上課外閱讀實踐與思考
以學校為引擎的學生閱讀習慣培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