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助餐
"
搬進復習課
鄭常莊一小
魏玉華
一、存在問題
六級學生最頭疼的是期末這段復習時間,沒完沒了的做卷子,背課文,使得平日學習較好的學生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如何改變這一傳統的復習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需求輕松自如的參加學習,而且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呢
?
我召開了不同程度的學生的調查會:
1
、
我先召開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調查會。
當詢問他們在期末復習中,愿意讓老師用什么方法幫助他們時,這些學生紛紛表示,讓老師多給一點自由時間,他們認為自己的語文基礎知識都比較鞏固了,想把重點放在
閱讀方法上,多讀一些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2
、
我又召開了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調查會。
當詢問他們在期末復習中,最需要老師幫助哪些方面時,有的學生表示拼音不會
;
有的學生表示不會修改病句
;
有的學生表示背書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不好
;
有的學生表示不會點標點符號
;
還有的學生表示不會安排作文結構……
面對這么多的學習差異,學生們不同的需求,我怎么滿足他們呢
?
用什么方法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針對性的參加復習,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呢
?
二、分析原因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調查,分析如下:
1
、
調查會說明了學生平時雖是同處一個課堂學習,但是接受教育的機會并不均等。在教學中教師安排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往往適應某些學生,不但不適應全體學生,而且每一個學生的受到的教育機會也不均勻。因此,這種師生相互作用的差異,客觀上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過程和效果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
2
、
由于影響的不同,差異的不同,就應該強調學生原有的相互作用,強調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以適應不同的學生的需要。教學中,如果我們不能照顧學生的差異,后進生的數量就會大大的增加,從而不得不給學生選擇個別作業,采取復試教學,但是這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3
、
學生的這種差異,還能反映出他們平時的自我監控能力的不同。學習過程中任何自我監控活動的發生,都是建立在學習者的積極主動性和能動性的前提之上的。如果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習中沒有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那么他不會注意過程是否有效以及學習效果的好壞。自我監控的出發點和目的,就是盡量協調好學生自我學習系統中各種因素的作用,從而使他們發揮最佳效果。自我監控就是采取各種調控措施使自己的學習達到最優化,包括選取最佳的學習方法,對學習要素采取最佳配置、最佳組合,從而使學習過程最經濟、最有效。
三、采取對策
如何采用恰當的方法有效的解決問題呢
?
我發現在自助餐廳里人來人往,端著盤子的就餐者有的走向肉類臺,有的走向蔬菜臺,有的走向水果臺……雖然他們挑選的食物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樣的笑容,一樣的滿足感。自助餐
--
就餐中的個人需要,能不能遷移到復習課中,搞一個
"
自助餐
"
呢
?
這樣做既能滿足個人的需求,又能改變往日的
"
一刀切
"
的乏味的復習方式。于是我把
"
自助餐
"
搬進了復習課,起名
--"
復習自助餐
"
。
四、實施方法
為了讓全班學生適應這種復習方式,我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
班級一日餐
"
1
、方法:
(1)
明確什么是
"
一日餐
"?
(2)
制定
"
一日餐
"
的
"
食譜
"
。
A
一項語文知識。
B
一個成語故事。
C
給自己寫一句名言,指導一天的行動。
2
、過程:
"
班級一日餐
"
開餐了,學生們在知識的
"
餐車
"
上按照自己的需求挑選著喜歡的
"
食物
"
。我利用自習課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啟發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有的學生給自己寫了
"
今日事今日畢
"
的格言,我請他談談體會,他說:
"
現在做事最講究的是效率,時間就是一切,我以前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從今天開始,我要用這句話要求自己,養成當天的事情當天完成的好習慣。
"
有一個班干部寫了一個成語故事
"
好高騖遠
"
。我啟發他說說體會,他激動地說:
"
我平時做事不講究實際,有時往往想的很好、很高,但是總是做不到,從現在起,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去做事情,要實事求是,所以我喜歡這個成語故事。
"
3
、效果:
全班
36
人,人人參加,天天都寫,不用老師督促,不用組長檢查。這個活動搞了兩周,學生興趣很大,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的心態穩定、紀律嚴謹、班級風氣積極向上。所有的任課教師都評價說:
"
六一班的學生最近的學習真踏實,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34604.html
相關閱讀:以學校為引擎的學生閱讀習慣培養方法
《抒情類散文閱讀復習指導》
農村小學開展網上課外閱讀實踐與思考
小課題研究方案:小學閱讀教學中學法指導有效性的研究
小學生課外讀書卡制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