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中學 劉寧
3.建設生態文明應遵循一條規律、創新一種發展模式、創建一種新的社會氛圍或文化。一條規律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動必須遵循生態規律,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既是我們發展的原則,也是發展的目標;創新一種發展模式,就是在生態規律指導下建立節約資源能源和環境友好的生產模式、消費模式及技術模式;將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高到“文明”的高度,生態文明還是一種重視生態環境的意識、價值觀乃至文化,這是確保遵循生態規律和創新發展模式的思想基礎和社會氛圍,所以,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載體示例]
1.從第二屆中國東西互動發展論壇上獲悉,中國土地、水資源短缺,能源安全存在隱患,部分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嚴重約束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2.庫布其沙漠的治理。
3.洪水不僅是災害,更是資源。
4.我國節能減排存在七大突出矛盾和問題。
5.節能減排呼喚全民行動。
6.綠色“GDP”。
【理論分析】
〖經濟常識〗
1、資源具有有限性。我國資源人均占有量低,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加,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將更加突出,資源、環境已經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制約。
2、企業是以盈利為根本目的的經濟組織,資源消耗高,不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必須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生產出最多的商品。
3、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4、加強宏觀調控,落實科學發展觀。由于市場調節自身具有局限性,沒有政府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的強力推進,節能減排難于取得實質性進展。所以,政府在節能減排方面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國家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在生產、建設、流通、消費各領域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全社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5、國家要通過加快結構調整,推進節能環?萍歼M步,大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把節約能源資源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集約化農業和生態農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堅決淘汰嚴重耗費能源資源和污染環境的落后生產能力,努力提高生產活動的循環化、生態化水平。
6、企業要采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學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損失浪費,降低生產成本,保護生態環境,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創造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7、消費者(國家)要樹立(倡導)科學的消費觀,(要提高全民族的節約意識,)堅持(倡導)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堅持(倡導)綠色消費等現代消費方式,提高消費質量和效益。
〖哲學常識〗
1、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可持續發展,強調遵循自然規律,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2、全面的看問題。發展不應只看GDP單一增長,還要看資源、環境。
3、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好與快的關系、利與弊、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與速度的關系。
4、自然界具有客觀性。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5、主觀能動性與規律客觀性的關系。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和基礎,按客觀規律辦事。
6、循環經濟體現了聯系的觀點,也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的觀點。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全新的經濟運行模式。
7、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具有反作用。科學發展觀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對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8、生態價值觀、正確政績觀是正確價值觀,對科學發展具有積極導向作用。
〖政治常識〗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對人民負責,努力為人民服務,是我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和宗旨。解決資源、環境問題,是對人民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負責的重要體現。
2、全面履行國家職能。經濟職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經濟職能主要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具體內容有:制定經濟發展戰略、計劃、方針、政策、目標、方案等;社會公共服務職能:興辦各種公共工程,保護公共環境,保持生態平衡(資源問題也是環境問題);文化職能:引導全社會樹立節約意識。
3、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根本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體現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強化節約意識,建設生態文明,體現代表先進文化;解決資源、環境問題,是對人民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負責,體現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典型題例】
一、 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面對洪水,原來的觀點是讓它入海為安,盡量排走。但是,隨著近十余年來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對洪水防御的新要求,“洪水資源利用”一詞被明確地提了出來。這說明( )
A.任何事物都有利與弊兩個方面
B.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變化無常的
C.客觀事物隨著人們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根本動力
答案:D
全球90%以上的節能燈在我國生產,但我國居民節能燈的使用率卻不到20%;卮2-3題。
2.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對于節能燈接受程度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價格過高。這說明( )
A.需求制約價格
B.價格是銷售的決定性因素
C.普及節能產品要提高勞動生產率
D.生產節能產品的企業要降低其產品價值
答案:C
3.有關數據表明,如果我國所有家庭都將白熾燈替換為節能燈,那么全國僅家庭照明一項年節電總量,接近三峽水庫的年發電量?芍^“一人節約為小家,眾人節約為大家,人人節約為國家。”可見( )
A.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具有統一性
B.實現個人利益是實現集體利益的前提
C.實現個人利益就能使集體利益得到保障
D.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答案:A
張家口是北京的“生態屏障”和“水源地”,這里風大天寒,不利于作物生長,張家口人卻由此找到了一條科學的農村振興之路:氣溫低就發展“錯季蔬菜”、特色雜糧雜果;冬天雪大就搞滑雪場,壩上高原適合長草,正好利用草場養牛養羊,發展旅游業,退耕還林還草也不再是個難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452元,同比增長27%。回答4-5題。
4.從經濟常識的角度看,該市農村經濟的繁榮主要得益于( )
A.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B.產業化經營
C.實施科教興農戰略
D.加大對農村的投入
答案:A
5. 該市農村經濟的繁榮給我們的哲學啟示主要是()
A.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不變應萬變
B.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劣勢變優勢
C.堅持抓重點,實現了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D.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促進新事物的發展
答案:B
二、 非選擇題
6.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4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必須加大力度、迎難而上,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持久戰。由于“減排”的社會效益高于經濟效益,有時甚至會降低企業經濟效益,沒有政府運用行政、法律和經濟手段的強力推進,難于取得實質性進展。所以,政府在節能減排方面必須發揮主導作用,要盡快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全體城鄉居民)共同推進的節能減排工作格局。
(1)運用經濟常識的相關知識,分析政府在節能減排方面必須發揮主導作用的依據。
(2)政府在節能減排方面發揮主導作用要發揮法律手段的推進作用,簡述應如何推進政府依法行政。
(3)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節能減排工作格局的合理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26853.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