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高考復習已經進入關鍵階段,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復習備考,新浪網教育頻道與精華聽課網邀請各科名師作客新浪嘉賓聊天室,每天為大家進行在線輔導,解答您在復習中遇到的問題。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北京十一學校語文高級教師王壽沂老師為大家在線解答在高考語文復習中遇到的問題。王老師你好!
王壽沂:大家好!
主持人:現在離高考還有39天了,請您談談現在怎么復習語文課程。
王壽沂:我覺得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知識點、能力點固然都要鞏固,但是要講求效率,從習慣上找分、方法上找分,要從感悟的品質上找分。所謂感悟就是敏銳的感知和理性的把握,這些東西提上去之后才能有效果。所以建議考生把各個區的一模的練習對了的和錯了的要概括整理,找出自己的得失,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今后的二模,甚至于高考。
網友:怎樣提高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王壽沂:語文的閱讀能力要避免失分,失分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答不準;二是答不全;三是答不透。必須要細看提干,篩選信息,理清脈絡,由表及里去進行思考。同時要注意語言的轉換當中,比如說由具體轉換為抽象,由喻體轉換為本體,由反面轉換為正面(或者相反)。還要注意文字的概括和組織。另外一個重要的辦法就是研究命題和答案,現在我們已經做了很多題,現在要研究考官的命題和答案,特別是評分標準。也就是說,文章的亮點就是考官的設題點,也就是考生的得分點。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從原文中找到。有一個學生的經驗是要想辦法使自己的答案盡量接近原答案。通過這樣的努力,就可以提高我們現代文閱讀的水平。
網友:文言文和詩詞鑒賞題應該從何入手?
王壽沂:對于文言文,第一,要注意牽引已有的知識去解決疑難;第二,對一個詞有多個意向的時候,要根據上下文確定意向;第三,要注意古今詞語的區別;第四,要熟悉用作比較的刻意語句。建議考生,我們能夠把一些詞語放在句中之后,把這個陌生的句子翻譯一下,翻譯之后,你看詞性有沒有變化,如果詞性變化了,古今義一定不同。同時可以判斷一些錯誤項的干擾。還可以善于利用一些憑借,比如利用注解。利用一些選擇項,比如說第4題往往是概括題,有三項是對的,實際上是幫助我們對原文理解,也就是借助一些條件,這樣有助于答題的效果。
對于詩詞鑒賞題,第一,要了解作者和背景;比如說我們熟悉的李白、杜甫這些詩人,這些是不會給背景的。一些陌生的詩人就會給一些背景。第二,善于利用注釋解決疑難;只要給了注釋,一定是有用,一定對我們閱讀這首詩詞的評價和理解會有一個暗示的作用。第三,請考生務必看清題目的導語,把握答題的方向很重要。不能問東答西,看清導語,理解題意,把握答題的方向很重要。第四,要善于調遣已有的文學鑒賞知識,就是平時積累,比如說下面這些情景交融是多次出現的,借景抒情、對比襯托、虛實結合、時空轉換、比喻擬人、運用典故、練字練句、分托鋪墊、欲揚先抑、象征寄托、借古論今等等,這在整個高中教學中都層學習過,把這些知識要善于調遣出來。第五,有一個答題的規范,這個規范是什么呢?就是定位加解說。比如說具體到一首詩詞當中,要結合具體做分析,把你的定位和具體的詩詞結合起來,一般來說就能夠得比較好的分。
網友:我是一名藝術類的考生,每次考試選擇題都錯一大半,做選擇題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王壽沂:所謂選擇題都是前面的11道題,要具體分析。前面的11道題基本上是6+5,6道語文基礎知識,5道文言文,不知道你是哪一部分錯,這里面涉及到的知識非常多。因此,建議如下:第一,知識點有疏漏一定要彌補,找出自己的缺和漏,加以彌補;第二,理解題意,把握題意,深入思考;比如說2014年北京春招題的第6題,這個題就使很多考生上當了,沒有看清題意而匆忙做答,10個有10個錯答。(請自己找2014年北京春季題的第6題)。第三,提高答題的技巧;很多同學能夠從選擇項的比較中先排除兩項明顯的錯項,然后再細細比較,深入思考,從中得到正確答案。答題要靠感覺,更能靠理性,因此,建議你要很好的利用已有的理性答題。
網友:基礎題怎樣才能得到高分?
王壽沂:基礎題主要看前6道題,主要是字音和字形,主要是常見的字,一字多音,常見的詞出現了別字。因此,我的意見是不要孤立地記音、不要孤立地記形,而要把音和形與字意結合起來。音和形都是由意來決定的,可以說字意決定了讀音,字意又決定了字形。所以,理解字意是抓主要矛盾。也就是說,音隨意轉,形隨意變是漢字本身的規律。比如說仗義執言,這個執是執行的執,因為仗義是動賓關系,而不能寫成直截了當的直,這個執是仰仗正義的語言,根據這樣去理解就好多了。一定要由表及里,掌握其內涵,我認為這些很重要。對改病句問題,一定要找硬傷,而且要按一定順序去找,其順序:先語法再邏輯,在語法當中先主謂賓、再定狀補,先依次去找,以免丟失。這是平?偨Y練習時的順序,必須養成這個順序。但到考試的時候,不要拘泥這個順序,那時要綜合使用自己的感覺,這樣才能夠保證迅速準確。總之,前面的基礎知識答題要有堅實的基礎,也要找到內部的聯系和規律,同時還要不斷總結提高。
網友:如果考場上碰到的作文題目一時想不到合適的材料怎么辦?有什么特定的寫作文的方法嗎?
王壽沂:材料有兩種,一種叫做具體材料;一種叫做概括性的材料。第一個建議,如果沒有具體材料也可以用概括性的材料,概括性的材料可能為人熟知,但在緊急的情況下,我們把概括材料可以用很短的話一說就說三個到四個,用一種句式,比如說排比句式,把三四個材料都壓縮成簡短的一句話,這種概括性材料也是相當有力量的。第二個建議,我們可以用自己親歷的材料,當然是比較有個性的。也可以轉述他人的,用我們旁人說來的材料轉述一下,借助他的外殼,寫入我們的見解,就是把這個材料嫁接一下,已解燃眉之急。第三個建議,實在沒有材料要回歸課本,也就是說,中學十二本語文書的材料是一個材料寶庫,那里有豐厚的人文積淀,有很多名家名篇,有很多名言警句,有很多感人故事,都可以劃為我們的素材。最后,相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吧,我們每人都有一畝三分地,有人說沒有一畝三分地,那么就有一分地,就把自己的一畝三分之地往深開掘,不求廣、只求深也有用處。中學的12本書誰都讀過,但有可能已經被人忘了,你只要讀得好,雖然為人所知,但也會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祝你順利。
網友:對于高考中的科技考哪方面的內容及體裁,又經常要我們回答哪些問題?
王壽沂:科技類和社科類的這個是北京考官已經確定了的,必靠無疑,但只考一類。這類文章是邏輯性強,講究概念判斷和推理,我們認識這種文章的特點。也就是說,首先要定性,說的是什么、不是什么要搞清楚。比如一種新發明,一種新理論,到底新在哪兒?要搞的非常清楚,所以要講求科學性。第二,定量的問題。關于范圍的問題,比如說是全稱還是特稱?是全部還是部分,還是某個?往往從這方面設計一個陷阱。關于程度問題,是一般還是非常?程度到底多深、多淺,比如說“往往”、“絕對”、“有時”,這三個程度是不一樣的。關于命題的一個點就是時態的問題。比如說,已然、未然、將然,已然是過去時,將然是將來時,未然是沒有發生或者是將要發生、或者是從來沒有發生,在時態當中會有一些改動,一字之差我們就會看出有區別。這幾種狀態在文章當中,被考官們抓住之后,因為表示事物發展量的存在狀況,也常常用來命題,所以考生在讀這類命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科技類的文章很重要。因為往往第4題考推斷,要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進行合理推論。這個能力是需要把我們中學學過的政治、經濟、哲學的知識綜合應用起來。因此,科技文和社科類文章要從以上這幾點做一些認真的準備。
網友:議論文寫作怎么在短時間內提高?
王壽沂:議論文是作為最基本的文體對付高考。但議論文首先要根據命題提出自己的突出、集中、鮮明的見解,這是最重要的。第二,還要考慮找一類比較新穎而能駕馭的角度。避熟才能避俗,要避開這兩點,因此寫議論文的時候要找到一個切入點,這個角度比較新穎,但要注意還能駕馭。要新而不怪,不可以去求怪。建議能夠大題小作,我覺得這個是如何確定自己的見解。寫議論文是占多數,寫議論文的同學要注意,要寫一篇中規中矩的議論文不容易,我們還是要寫議論文,但能不能夠把這個議論文寫的活潑一些,不一定一開始就要論點論證,一開始可以寫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然后引出論點。所以建議廣大的考生進行參考。
網友:請問在高考中文言文的虛詞和實詞應該如何把握?
王壽沂:實詞主要考慮對陌生實詞的解釋是否正確,主要考試的時候會提出對下列文言文的解釋正確的或者是不正確的,主要有兩個辦法,如果這個實詞我們學過,掌握了若干意向,把它放在語境中判斷就比較好解決問題。比如說感謝的“謝”字,文言文當中第一表示歉意、道歉謝罪的意思,第二表示推辭的意思,第三表示告別的意思,第四表示告誡、勸解的意思,最后還有表示感謝的意思。一個“謝”字我們學過五六項意向,如果我們對某一個意向不了解,這就談不上了。如果我們對這個意向比較了解,結合語境可以判斷。第二,判斷這個對不對,可以把他所提供的解釋放在文章當中,看看合理不合理。如果不合理,說明他的解釋就是一個錯題。比如說樵夫的“樵”,樵可以當柴講,也可以當打柴講。但一年高考說取樵,這是取柴。不能解釋為取打柴。在這個條件當中,這個樵是名詞。這種情況就是詞境發生了變化,從有利的判斷值得注意。還有一點就是要看古今詞意相同不相同。比如說在古代究竟是一個詞還是兩個詞,“地方”是土地方圓的意思。同學們要看看這個詞如果在文章中是兩個意思,那肯定和現在的詞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要分范圍,如果發生了變化,那肯定是不一樣的。還要從幾個角度去分析。
虛詞很活躍,但虛詞是有限的,我們的常用虛詞也就是20個左右,這幾年高考的出鏡率,非常走紅的虛詞也就是10個左右,像“因”、“以”,它們是虛詞當中的最惹眼、走紅的虛詞明星,經常和我們見面。這些詞語不多,因此盡量把這些詞語的用法掌握住。它比實詞有限,所以考生們一定要明確,虛詞的量是不多的,每個虛詞的用法比較多,但總體來是比較好掌握的。建議學生一定要把虛詞的用法和典型的例句結合在一起。比如說“所以”,一個表原因、一個表平靜。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就可以套用。比如說“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用法就是在句首表示語氣的。比如說其可怪易于,這個是表示難道的意思,所以就可以套用。虛詞的量不大,要特別注意掌握這幾種用法當中經常出現的用法。像這個“之”字,要記住幾個典型的句子就可以判斷了。所以,這幾年考的試題中,把經典課文中的重要句子,考官把當中的虛詞、實詞做比較的時候,我們要把課內的東西要準確把握,東西并不多,希望同學們重點整理。
網友:怎樣才能做好現代文的閱讀?
王壽沂:比如說現代文中丟分的情況,有答不準、答不全、答不透,這些還要提高。影響我們閱讀的準確率有四大障礙,第一個障礙就是粗枝大葉。就是說看得很粗心,不光文章看得很粗心,連考官出的命題導語都沒有看清楚。比如說2002年北京春招題,作者的觀點與所引材料的觀點不是一回事,有的考生居然看不出來,這就太粗枝大葉了。第二個障礙是先入為主。就是說不去貼近閱讀的作品,不去理解、不去研究。而是用自己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結論去套別人的作品,包括科技文、社科類、散文。第三個障礙是孤立看文。就是說就詞論詞、就句論句,沒有把詞和句放在段中,或者放在全文的語境當中去考慮問題。這樣的話,第一可能對題答不準,第二有可能答了一部分,答不全,因為是井底看天,看不全。同學們要瞻前顧后,要有必要的閱讀區間,這個區間到底有多大?要看的具體,有可能在本段,有可能在相隔的若干段。第四個障礙是淺嘗則止。就是說簡單化、表面化,答題沒有答到根上,就是說答題只答到皮毛。要和別人的答案查看一下自己到底哪些地方沒有答準。學生對題答不準、答不透,一定有他自己的老毛病,不要怨老師、不要怨天尤人,只怨自己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一開始說要從習慣上找分、從心理上找分,從良好的品質和感悟上找分。
網友:我是北京籍的,在四川讀高二,請問北京的課本和四川的課本是統一的嗎?
王壽沂:四川用的什么書,我沒有考證。但有一條能夠相信,與它編的系統的指導思想,以及所選擇的篇目大同小異,都是強調突出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在增強語文的聽說讀寫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現在在教育理念上大家都有很大的突破,我想雖然北京和四川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共同點還是有的。因為他畢竟將來要回北京參加高考,可以利用四川的教材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到高三的時候要和北京考官的考題接近,現在身在四川的高二,眼在北京的高考,這是比較明智的做法。
網友:高考將近,而我對熟語卻知之甚少。我究竟應該怎樣去復習熟語呢?
王壽沂:要成語的基礎上進行熟語拓展,我認為熟語應該考的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有價值的熟語。包括成語在內。我估計這個學生的困惑就是人家考的他不知道,這個問題也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問題。這是一個文化積累的問題,當然要靠平時一點一滴去解決,時到今天還是不能光靠看平時的,要看如何應對。你還是要把熟語的成語當中有沒有熟悉的成語,能夠和課本的內容結合起來得到啟發。同時在判斷的時候還應該謹慎一些,做一些比較。有一些熟語或者成語包括使用的來源,如果不知道來源,這個成語當中有沒有關鍵的字,關鍵的字是不是學過?或者是現代文、文言文中學過。比如說一些成語有沒有使用的特點,比如說褒貶的色彩。還有就是看它有沒有使用的限制,比如說有一些先次,這里我們要注意看我們能不能用已有的知識呼喚出已經把握的知識,從而來解決它。
網友:在高考的時候如何安排考試時間?
王壽沂:不管是全國高考還是地方高考,語文的量都是安排的比較豐滿的,也就是說量是比較多的。語文既考學生的準確,又考學生的速度。有的學生覺得時間不夠用,是因為答前面的題的時間占用太多了。有的同學覺得一共150分鐘的考試時間,試卷分也是150分,就覺得每道題的分值是多少就用多長的時間。如果說一道題的分值是4分,我就用4分鐘,如果分值是3分,就用3分鐘。這種方法不能一刀切。再比如說選答題,比如前面一道題3分,同音詞辨析,其實并不需要3分鐘的時間。對比較有把握的題用的時間可以少一些。比較花費時間的是閱讀題當中的主觀答題部分,這個用的時間比較多一些。因此,在統籌安排、全局著眼的情況下,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定一個限,比如說這個題占幾分,不能超太多的時間做它。有些題答不出來,比如說默寫,默寫的一個空就占1分,而這個空中可能有7、8個字,而錯一個字,這個題就拿不了分了。我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爭取不了,而時間又浪費的時候,這個時間該放棄就放棄,放棄實際上是需要得到。最后一個就是作文究竟有多少分。這個作文最好是一小時為好,但據我所知,北京的學生和全國考卷一樣,最后能剩一小時的人也不是特別多。有的同學可能前面掌握得不好,萬一到了作文的時候,剩下50分鐘甚至40分鐘也不要驚慌。因為作文主要看你總體構思、總體的立意和語言的表達,剩下50分鐘或者40分鐘如果能夠快速構思,有相當的基礎,最后把它鋪改成800字,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因此,最后有作文而時間不多的時候,千萬要記住:一,自信,不慌;二,別人和你一樣時間也比較緊張,那么就不必自己給自己增加壓力了。祝這些同學能夠走運。
主持人:在節目快結束的時候,請王老師在給全國的考生再說幾句話吧。
王壽沂:請這些同學抓緊時間,立足自身,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夠把自己的心理、方法掌握好。李白曾經有一首詩,李白年輕的時候還沒有到長安的時候,聽說皇帝要奉昭他去,他寫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覺得這種志在必得的精神很好,把它送給全國廣大學子們,祝你們高考順利。
主持人:謝謝王老師,本次的在線答疑到此結束,謝謝廣大網友的積極參與,再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28768.html
相關閱讀: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