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種方法去閱讀能夠使學生了解教材內容的整體和結構,能夠較全面系統地去掌握課本內容。這種閱讀方法一般比較費時間,適合于新授課的預習及課下閱讀,也可以在課堂上安排“閱讀課”。為了督促學生閱讀,提高閱讀的質量的效果,教師要不時地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并在課堂上提問考查。提問考查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考查學生是否認真閱讀,采用全面提問有關知識的方法;二是考查學生閱讀的效果,可提問一些思考性的問題,檢查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做能使學生比較深入地進行閱讀,并認真分析和思考。利于理解和掌握課本中的大部分知識。
例如,在學習“煤和煤的綜合利用”時,通過閱讀,有的學生把本節內容分成了三大段:(1)煤的種類和組成;(2)煤的干餾和煉焦產品;(3)煤的綜合利用。并總結出這節課的中心問題是討論煤的干餾的實質和煉焦產品的成分及其應用,以此說明了煤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經過檢查絕大多類學生通過這種閱讀方法都能完成本節的學習任務,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需要指出,教師對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還要做必要的講解,要有針對性地對閱讀方法加以指導和糾正。要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并采取分析的方法,把課本知識通過思考、消化吸收,避免死記硬背。2.“提綱式”閱讀法這種方法適于課堂學習,課前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和知識的系統性,分清主次、重點和難點、列出提綱,提出問題,讓學生依綱閱讀。
例如,學習“鹽的水解”的閱讀提綱:(1)什么叫鹽的水解?(2)鹽的水解的實質,(3)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的寫法,(4)哪些鹽可以發生水解?(5)不同鹽溶液的酸堿性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6)水解的平衡移動及其應用。這樣列提綱為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問題提供了線索,指明了自學的方向,暗示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時,教師要巡視輔導,密切注意每個學生的情況,廣泛地進行答疑、質疑,以便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克服學生理解問題時的思維障礙。待絕大多數學生閱讀完以后,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最后由教師提問,歸納學生的意見,得出結論,糾正錯誤。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做點撥式的講解,并注意提出解題的思路和研究的線索。采取這種方法課堂教學就顯得特別活躍,學生質疑和討論的氣氛都比較濃。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比較深刻,記憶就比較牢固。3.“習題式”閱讀法這種方法是把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習題(即把課本問題化),讓學生帶著習題中的疑問去閱讀課本,要選取與本節知識內容聯系比較大的習題,且應有合適的梯度,并要具有啟發性,但不宜過難。這樣才有利于指導學生去閱讀課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55527.html
相關閱讀:辨析題解答方法
英語學習中的幾個誤區
解惑篇--為什么會做的題不一定全做對?
叔本華:讀書要有選擇
最創意暑期:發明金點子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