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進入初中是需要一個適應期的,而了解這一學習生活的改變對于家長和孩子都能促進這一過程的平穩度過。孩子從小學進入初中,是他們學習生活的又一個轉折。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階段。然而,目前尚有相當數量的家長,不了解孩子從小學升人中學的種種生理、心理變化,忽視孩子小學畢業后到初中入學前的指導,不了解中小學在管理、教學等方面的不同之處,忽視孩子進入初中后生活、學習和思想的教育引導。有不少家長也想教育孩子盡快適應初中生活,卻不知做些什么,從何做起。
許多經驗證明,家長及時地了解和分析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主動和學校教師協調一致地做好中小學銜接的教育工作,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初中生活,順利實現從小學到中學的“飛躍”,可以為整個中學階段奠定全面發展的基礎,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一、做好孩子升入初中前的準備
“預則立,不預則廢”。經驗告訴我們,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初中生活,要提前幫助孩子做好升人中學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具體說來,家長要做加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家長要了解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從小學到初中,是人生黃金時期的開端,將由金色童年邁進風華正茂青春期。一般地說,他們在生理上具有三大特點:一是身體長得快;二是能量代謝快;三是萌動性大,易受外界刺激。在心理上變化很大,如知覺的目的性、精確性日益提高;注意的發展也更具有有意性、穩定性;記憶的目的性加強,意義識記能力提高,興趣廣泛而有選擇性;抽象邏輯思維逐漸占據主要地位;情感表現日益豐富強烈,好沖動而不拘小節。個性方面也有很大變化。小學生在情感上較多依戀教師,到了初中則開始樹立自尊心、自信心,評價別人的能力大大發展,獨立自主性加強,有擺脫家長和教師的傾向,課前預習,產生“成人感”。
孩子在接到中學入學通知時,一般都會產生喜悅感、自豪感和渴求上進的意愿,對中學充滿好奇與向往,心里有著強烈的一切從頭開始的良好愿望,即使是那些小學時較后進的孩子,也有"到一所新的學校,有更好的新老師教我,我要好好學習"的念頭。孩于的這種心理無疑是家長教育的良好契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59212.html
相關閱讀:叔本華:讀書要有選擇
解惑篇--為什么會做的題不一定全做對?
英語學習中的幾個誤區
辨析題解答方法
最創意暑期:發明金點子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