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學習歷史的小竅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歸類記憶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于學生記憶,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例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后,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發展、賦稅制度的演變、土地制度的發展 、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關系、對外關系、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進行歸類。再如,中國古代文化史內容,又可按天文學、醫藥學、農學、科技著作、繪畫作品等線索歸類。通過歸類,對學生鞏固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即把一些繁雜的內容進行概括、濃縮,提煉成幾個要點,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其重點。而如果將要點擴展,又能呈現出歷史內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濃縮”成如下要點;  背景:帝國主義國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中所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加劇戰爭危機。   時間:1914~1918年! 〗涍^:(1)三條戰線。即:東線、西線、南線。(2)五大戰役。即:馬恩河戰役、馬祖爾湖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 ⌒再|和后果:是帝國主義間掠奪性的、非正義的戰爭。它給交戰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  例二,美國獨立戰爭的發展線索,主要抓住六點:(1)爆發:來克星頓槍聲。(2)建軍:第二屆“大陸會議”決定成立大陸軍。(3)建國:《獨立宣言》發表。(4)轉折:薩拉托加大捷。(5)勝利:約克 鎮英軍投降。(6)和約:英美簽訂和約。 三、串線記憶法   通過串線,使同一類型的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的活動,按歷史發展的線索,呈現于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和鞏固。例如,中國古代史中賦稅制度的演變可整理為:   (1)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   (2)西漢的“編戶制度”。  (3)北魏的租調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調制。   (5)唐后期的兩稅法。   (6)明后期的一條鞭法! (7)清朝實行攤丁入畝,征收地丁銀。 再如初中《中國歷史》教材中有關李大釗的主要革命活動的內容散見于第二冊和第三冊部分章節中。教學時,我按時間的先后把它整理為:(1)領導新文化運動;(2)領導“五四”運動;(3)創辦《每周評論 》。宣傳馬克思主義;(4)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5)參與組建國共兩黨和各革命階級的統一戰線;(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義。 四、歌訣記憶法   歷史年代、歷史朝代、政權名稱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學生也難記住。有的則可編制成歌訣的形式。如記戰國七雄各國的方位可編為:   齊、楚、秦、燕、趙、魏、韓。   東南西北到中間。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國名稱則可編為:  五代:梁、唐、晉、漢、周,前面加上后。   十國:南、北、漢、閩、楚、吳,   南唐南平前后蜀,   還有吳越毋疏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64264.html

相關閱讀:叔本華:讀書要有選擇
解惑篇--為什么會做的題不一定全做對?
英語學習中的幾個誤區
最創意暑期:發明金點子征集
辨析題解答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