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從2014年上海高考化學試卷找復習思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復習方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抓牢基礎 穩中求變 注重能力

  ——從今年上海高考化學試卷找復習思路

  尚 瑤

  2014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我作為一名剛剛送走又一屆高三學生的化學老師,面對今年的高考試卷感觸還是頗多的,也愿意將自己的一點感悟拿出來給新一屆的高三學子們參考,希望有些啟迪作用。

  感悟之一:“夯實基礎”永遠是高考命題中不變的主題

  化學學習的重中之重仍是要學生全面了解并做到熟知和掌握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化學性質及化學反應(包括化學現象)方面的知識點,這在今年的考題中顯得尤為突出,F舉數例加以說明。

  例如:選擇題中的第10題與“噴泉”原理有關的不同顏色的描述;

  第12題借“電化學”知識來呈現的電極與試紙接觸處的紅白相間的雙色同心圓也是考到了中學化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化學反應常識——電解NaCl溶液及其與之相關聯的知識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考題第23(A)、23(B)及第26(A)這幾道,在考驗學生對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否掌握得牢固,眾多知識點的梳理是否清晰明確方面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它把中學階段應重點掌握的金屬單質(如Na、Mg、Al、Fe)、非金屬單質(鹵素、S、O2和N2等)及其它們的化合物的性質(集物理、化學性質于一身)均囊括其中。

  今年的化學試卷在考查學生元素化學知識方面對“顏色變化”似乎更“情有獨鐘”,要學生填寫或卷面中出現的點不下二十處,可見從最基本的實驗現象入手來考驗學生的基本功仍是我們不能忽略或看輕的,也是今后復習中要牢固把握的。

  感悟之二:“穩中求變”愈來愈成為高考命題的一種趨勢

  這些年來上海的高考化學試題整體不偏,不怪、不超綱,力求穩定,但又在穩定中尋求新穎,尋求變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突破。

  要說“穩妥”,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來化學卷的題型、題量及每道大題所考到的知識點都沒有什么大的變化,而且也不回避傳統題目和常規題目。如化學用語、離子濃度的大小分析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有機物的性質分析等等……測試的重點始終圍繞著考生能否將化學的雙基應用到廣泛情景之中的一種能力,也便于評估考生真正的發展潛力。

  要說“變化”,我以為最大的變化是考題愈來愈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要求。我們都知道,對化學(乃至科學)學習的一種思維方式(抑或說是一種理念吧)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但這些年化學高考的命題走勢卻始終圍繞著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來出一些題(尤其可反映在選擇題和實驗知識的綜合利用方面),也愈來愈關注學生科學素養的積淀是否深厚,融會貫通的能力是否增強,而這些也絕不是靠多做幾道題目就能解決的,F也舉幾例加以說明。

  例如第5題這樣的基礎型題,盡管會有人說“太簡單了,猜也能猜得出來,沒有考的必要”,但我不這樣認為。通過這樣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也是在傳達著“要學生掌握或者了解科學的真正涵義”這樣一種思想。

  3.感悟之三:“注重能力”讓這份高考試卷閃現出科學的亮點

  今年的仍然十分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實驗試題26(B),就是源于教材中的教師必做演示和學生選做的一個經典實驗——乙醇的催化氧化,題目在此基礎上做了改裝和創新。另外如試題28、29兩道有機題,在情景創設和靈活性方面可以看出命題者還是頗下了一番功夫的,在考查學生觀察能力、推斷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及信息的獲取和加工能力等諸方面都有其獨到的地方,堪稱“亮點”。

  復興高級中學 高級教師 尚 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75850.html

相關閱讀: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
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