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自主招生政策的不斷調整,通過這條通道走向高考成功的人越來越多,于是,很多學生和家長盲目走進了自主招生大軍,參加培訓班或者全國范圍內找學校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也浪費了金錢。
日前,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很多學生都還不知道自主招生為何物就到處打探消息。自主招生到底有哪些門檻?如何通過自主招生這條路實現自己的求學夢想?
所謂的自主招生就是高校自主一部分自己看好的優秀生,并給與適當分數優惠,保證這批優秀生能夠順利進入自己的大學學習的一種招生方式。
自主招生既是高考之外選拔學生的新方式,又是高校爭奪優秀生源的高端戰場,對生源的影響作用不亞于各類高端競賽冬令營。
在談及自主招生時,老師們一再強調成績,而總結以往學生的成功經驗,成績被視為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據一些有經驗的高三班主任介紹,參加自主招生要注意兩點:
第一,在決定是否申請前,學生應考慮學習成績、是否在學科競賽中獲獎、是否有體育及文藝等方面特長等。而成績是各所高校首要考慮的因素,如果成績不夠突出,即使加二三十分,也達不到考取名校的目的。
第二,在參加自主招生時,要注意各高校的相應要求。因為各校對自主招生報名條件作出了很多詳細的規定,要對照條件看看自己是否達到報考要求,盲目報考只能是做“無用功”。
選擇自主招生要理性再理性
據了解,自主招生的測試內容和學校的教育內容完全不一樣,一旦決定走自主招生這條路,必然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這樣就勢必會影響學生高三上學期的學習任務,有家長為了讓孩子走上這條路,甚至不惜重金聘請家教和為孩子選報培訓班。因此教育專家建議,在選擇之前一定要理性再理性。
據介紹,考生申請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有兩種渠道,即學校推薦和自行申請。自主招生的對象一般要求是具有超常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或在文藝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成績拔尖的應屆高中畢業生。總結以往經驗,很多老師都表示,自主招生對平時成績較好,但考試發揮不穩定的學生來說是個好機會,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特點綜合考慮,不可頭腦一熱就匆忙報考。
未來將成優秀生必爭之地
搜索自主招生的有關政策,記者了解到,從2014年起,生源質量好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將不再設定5%的上限。2014年進行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的高校已由原來的68所擴大到76所,高校招生自主權也在進一步擴大。
自主招生的政策在不斷調整和深入,每所高校都在竭力通過自主招生吸納更多優秀人才,甚至因此調整了在部分省市的招生計劃;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開始關注自主招生,為高考提前贏得優勢。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比近幾年的政策調整特點,自主招生將成為優秀生必爭之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93363.html
相關閱讀: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