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學生,為了提高成績,不惜在課本之外選擇另一套拔高版的教材和教輔用,這樣其實不利于學習!蔽洳齾^教育局中小學專家工作組的幾名特級教師提到,當今中小學生中存在這樣一種不良的學習傾向。
專家組成員、湖北省名師虞京蕾介紹,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有的知識點,教師可能會借助一些加難的教材選擇性地進行拔高教學。于是,在一些中小學里,一些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紛紛自行買來“甲種版”(加難)的教材和教輔,這些教材教輔是在同年級的教材和教輔的基礎上加難、加深,增加了許多將來才會接觸到的知識。這些加難加深的教材和教輔,多是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學科。
據稱,這類教材和教輔難度大,一般的中小學生難以自主學習。在上課時,尤其是重點中學畢業年級的課堂上,不少學生就拋開統一用的課本和教輔,一門心思地鉆研加難的教輔。“有時,這些學生問的問題雖然很有難度,但明顯的是中高考不會涉及的。”虞京蕾稱,這樣做沒有必要。
采訪中,不少經常使用加難教材和教輔的學生也感到了困惑,他們稱,很難從加難教材和教輔中獲得自信,特別是“連書中的表述都很難看懂”,“教材后的習題從未做對過一道”之后,便格外沮喪。
專家組成員、特級教師鮑安玲稱,學生想拔高的想法沒有錯,但一味做難題是行不通的。現在的中高考逐漸向課本靠近,以課本內容為考點所占的分值也是越來越大了,拋開課本的做法顯然不明智,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208116.html
相關閱讀:最創意暑期:發明金點子征集
解惑篇--為什么會做的題不一定全做對?
英語學習中的幾個誤區
辨析題解答方法
叔本華:讀書要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