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簡介:2003年云南文科
畢業學校:曲靖一中
高考分數:總分是645,語文126 數學121,英語是130,文科綜合268
現在就讀學校:北京大學
葉文?de故事
葉文?回憶自己的高三學習時曾感慨:“當一個人竭盡全力奔唯一的目標奮斗時,往往會忽略身邊的風景。尤其是對一個高三學生而言。那些花開花落,四季轉換,似乎已經不會在你眼睛里停留?磿桨l呆,做題到麻木,是大多數高三學生的切身體會。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那樣,等走過高三,就會發現,以往令我們害怕又神往東西(高考),一旦經歷過后,會覺得不過如此而已。”葉文?這樣說,是因為她覺得在高三復習階段完全沒有必要給自己添加一些無意義的壓力,應該給過度的緊張減壓,找出些寶貴的空隙,屏住呼吸,聽聽風吹過樹梢,看云飄過山岡,……總之,要以一顆平常心對待高考。
但是葉文?所謂的平常心,并非懶惰的借口,她說:“其實真正的成功往往不是結果,而是為之奮斗的過程。我能夠成為女狀元,與很多同學一樣,是咬牙努力拼搏得來的。”對刻苦學習,葉文?有自己的看法,她始終覺得一個人的潛力無窮,只要不害怕、不茫然,堅定自己的信念,未來的天空一定會非常廣闊。而一旦有了目標,有了奮斗的方向,就擁有了無窮的動力,就擁有了戰勝困難的法寶。葉文?從180分到268分的飛躍,可以說,為她對學習、對困難、對刻苦的看法作出一個最好的注解。
狀元支招
【不要被題海淹沒】
地理兼備文理兩科的學科特點,還與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有著非常廣泛的知識結合點,所以不論是文科綜合還是文理大綜合,它都能提供情景并可以作為試題的切入點甚至是題目的主干。由于地理學科知識繁雜,內容較多且內部之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廣泛而密切,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好的復習效果,就必須掌握正確有效的。有些同學談到方法就很容易與便捷的途徑聯系起來,而在我看來,講究方法并不是意味著就可以偷懶,要想學到知識,不下苦功夫絕對不行。
在高三復習中我仍然進行大量的做題訓練,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做題的數量來保證知識的積累。我喜歡解題的過程,那種感覺就像是在題海中暢游。有的同學也做過很多的題,但是不注意總結經驗教訓,常犯一些相同的錯誤,題做得越多,犯同樣錯誤的機會越多,雖然通過大量的練習,學習卻沒有多大的起色,這樣就好似被題海所淹沒。我說的在題海中暢游,是說每一次訓練題做完后,我都會認真總結對與錯,以便在下一次的訓練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我覺得在沖刺階段加大作題量對我來說非常有用,像地理吧,記憶量是很大的,概念也好,圖形也好,通過一次次的訓練總結,林林總總的知識點得到了強化記憶。因此,題做得多了,總結出方法然后成竹在胸才能活學活用,才能不慌不忙應對考試。
【讓知識在地圖上隨意跳舞】
培養地圖技能對于學好地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分析過歷年來的高考試卷,發現在地理部分地圖的份量占得非常重,培養地圖技能對地理成績的提高應該有很大幫助。
在培養自己的地圖技能時我首先注意的是圖與圖之間的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平面圖轉換成立體圖、局部圖轉換成整體圖、表格轉換成曲線圖、扇形圖與柱狀圖的轉換等等。其次是圖與文之間的轉換:盡可能將地理課本中所有的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憑空去記、去背,學會圖文轉換。比如拿到一幅等高線圖,能從圖上等高線的走向、密度、遞變規律中讀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發展農業的方向等等。
另外培養地圖技能還要特別注意五條經線、五條緯線,在訓練中我常常要求自己能準確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學會在地圖上分析自然問題、環境問題、能源問題、氣候問題等等。經過這樣的訓練,將地圖裝在胸中,在地圖上應對知識點,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而成為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地圖,滿腦子的知識就可以在地圖上隨意地跳舞。
【良好答題習慣――博取高分的籌碼】
我認為文科綜合在高三的復習,除了鞏固知識體系,認真復習和梳理知識點之外,在文科綜合這一科考試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答題習慣。因為文科綜合這一門是文科考試中題量最大、文字最多的,如果沒有良好的答題習慣,會出現常見的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況。而且這些分數往往丟的非?上б卜浅T┩。如果有了良好的答題習慣,再加上完備的知識結構,就能夠取得突破。很多同學不注意答題習慣的養成,一味在知識體系本身下死功夫,實際上往往花了時間,達不到目的。
要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就要注意在平時培養條理性,這不是一個簡單答題技巧的問題,而是一種思維嚴密性的訓練。比如,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具有非常明顯的緯度線,自然帶、氣候類型,沿著南北方向出現更替,沿著東西方向或者緯線方向延伸。以赤道為軸,南北熱帶草原氣候,再往南北地中海氣候。到了東非高原,赤道附近穿過東非高原,本應該是熱帶雨林氣候,但是它變了,變成熱帶草原氣候。在學習中就既要注意掌握這種共性,也要注意那些個性,既要關注,又要重視局部等等。這種嚴密的思維訓練我認為通過短時間來解決可能收效不大,因為雖然知識點都在腦海里有了,但是,怎么樣組織這些知識點去解答考試問題,這里面有一個組織能力的長期訓練問題?靠记疤嵝押团R考注意,我認為是來不及的。
專家點睛
【重視學科內部的綜合】
通過對以往試卷的分析,我們發現目前的跨學科綜合在高考文綜試卷當中所占比重很小,一般也就是20%,也就是在300分中它占60分左右。文綜中一道大題目常常有幾個問題,設題分布可能是:歷史兩個問題,政治兩個問題,地理一個問題。針對設題的重心不同,回答問題也是分學科進行。這說明目前文綜的命題形式,實際上還是一種組合拼盤,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不分學科之間界線的大融合。
由此看來,復習文綜的關鍵還在于把學科內的綜合性搞好,要密切重視學科內部的綜合。所謂學科內綜合實際上就是說要掌握學科內各部分知識點之間內在的聯系。只有做好學科內部的綜合,才能很好地應對越來越重視能力考查的高考。比如今年(2003年)文綜第36題游記寫道:“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另外附上一副地圖,要求考生回答兩個問題。該題主要考查經緯網和等值線圖(該題為等溫線)的閱讀以及北京地區的地理現象。從題目所給文字材料“俯視”“晴覽可愛”“寒沙衰草”等詞語可推知當時能見度很好,眼前是一派深秋景色,作者登臨之地應為地勢最高處。心中有了時間空間的概念,這樣從等溫線分布可推測登臨之地的地理坐標應為(115°E,41°N),作者北顧的應該是內蒙古高原。再看10℃等溫線東半段基本與緯線平行,主要影響因素為緯度(或太陽輻射),等溫線西半段呈東北―西南延伸,結合這個地區地形可能受太行山的影響,等溫線與等高線接近平行。這題出得很有意思,所蘊涵的內容非常豐富,有地圖知識,有自然地理知識,有中國地理知識,還有很多空間思維想像的東西,這就充分體現出學科內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
復習時過早搞跨學科綜合實際上沒有必要,因為有的時候,你這學科跨了學科,另外兩個學科的復習進度卻沒有跟上。只有三科分別把自己的學科內綜合復習好,時機成熟綜合各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般來講,在第二學期的后半段,讓學生多接觸一下跨學科的試題,獲得一些解決新問題的體驗就夠了。
【基礎打扎實,復習分層次】
不少同學的進行文綜復習時常常走入一個誤區,一味地強調所謂的“大綜合”,而忽視了基礎知識,這實際上是很不可取的。
要知道高考的命題思想,是以考查能力立意,但是仍然重視對基礎知識的運用。分析這幾年來的文綜試題,考的都是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就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規律、史實和觀點,然后以基礎知識為基點,在上面作進一步的深化。好的題目,不一定是難題,好的高質量的題,只是在能力層次上的要求越來越高。同一個知識,比較過去與現在考試中出現的情況,不難看出現在對同一個知識點的要求就能力方面的掌握比過去有所提高。雖說如此,解題運用的基礎知識還是原來的,基礎知識不可能發出很大的變化,試題難度的增加,不過是在基礎知識上增加了更多的附加值而已,F在的試題中,30%是容易題,50%是中等難度的題,兩者相加,在文科綜合試卷中占80%,剩下20%難題,如果我們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很多在20%的難題上,而忽略80%的基礎知識的復習,這樣的復習安排就很不科學。
進入高三第一學期,應該把過去學過的基礎知識重新復習一遍,在全面的復習中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加工,注意取長補短。復習時還要善于思考總結,把學科內的知識復習好,增強復習效果。到第二學期,可以進行重點復習,或專題復習,這時可以看一些課本以外的材料,不僅僅局限在教材上。當然這樣的復習仍然應該以教材為切入點的,結合當前國內外的經濟、科技、社會、文化信息,關注人類生存發展進程中一些重大問題,然后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釋這些問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不要過早地猜題壓寶似的復習某些知識點,現在有的老師或同學的復習時喜歡預測好多所謂的“熱點”“焦點”,實際上這樣做往往容易陷入猜題的誤區,誤導復習方向,削弱復習效果。這樣的復習程序,循序漸進,是基礎與提高并重。
【堆積知識不如掌握方法】
反對堆積知識,是不贊成同學們在學習中死記硬背,在學習中怎樣將所記憶的知識融會貫通,從而做到活學活用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實際上對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記憶知識的基礎上學會思考,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高考不是對課本知識簡單機械的重復,從近年來的試卷分析不難看出,試題的切入點常常不會完全照搬教材的內容,同學們一拿到試卷可能會感覺出乎意外,這道題老師沒有講過,陌生感讓人簡直無從下手。其實,只要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就會發現,題目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難,用已知的知識和方法可以解決它,當然這就對考生的應變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提出了要求?忌苎杆俚馗鶕O問的要求,調集頭腦中儲備的信息,對相似相同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重新組合,以解決問題,這樣就做到了知識的遷移。
現在考試越來越注重能力,學生在學習中要注意訓練思維方式,面對仿佛陌生的知識點,要能夠綜合已經掌握的知識以解決新問題。綜合分析能力對解決新難題非常關鍵,文綜考試中設題時地理、歷史、政治的內容都有可能在一道題目中出現,這就要求考生能分析地理的空間位置,有政治觀點,歷史的史論分析等,擁有了綜合分析的能力,難題就變得不那么可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231788.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
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