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詞詞義的推測既是做好選擇題和文言文句翻譯的關鍵,也是學生知識框架中的弱項。
原則:結合語境,調動已知,掌握方法,科學推測。
方法:
一、根據字形推斷
熟悉漢字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等造字方法,特別是形聲、會意造字法對推斷詞義很有幫助。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眄”的含義,根據“目”和“眄”的對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二、根據語法規律推斷
一個詞的語法位置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它的詞性、活用并進而推知它的大意。尤其是處在相同結構位置上的詞語,可以憑已知去推出未知。
有勢者朱丹其門,聞瑞至,黝之。
“朱丹”、“黝”都分別帶了賓語“門”和 “之”,所以就能感知它們都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是“漆成紅色”和“涂成黑色”的意思。
三、根據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快速推斷
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排比、互文、比喻、借代、拈連等,這些手法也能用來作為推斷詞義的憑借。象使用頻率極高的對偶和排比就對詞語推義很有用處?梢愿鶕湃讼矚g在兩個句子里的位置相同處使用相同或相反的詞語的特點很容易地去推斷。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極”字因與上句的“通”位置相同就可以馬上推出它的大意“通達”。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239106.html
相關閱讀: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