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過后,9日、10日初三學生就要進行一?荚嚵恕,F在,考生和家長都為即將到來的一模考試而忐忑著,很容易急躁。為此,教師提醒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多的叮囑和過分的體貼,注意保持家庭氣氛的常態。
一模是個臨界點,考前焦慮很正常
中山區教師進修學校心理教師袁東說,人們在長跑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臨界點,只要堅持下去,之后就會輕松起來。在備戰中考的過程中,一模就是臨界點,很多學生已經進入了倦怠期。因此,一模前考生有些焦慮是正常的,如緊張、擔憂、不安等。但要提醒考生的是,不要因害怕緊張而緊張,緊張不可怕,關鍵是對待緊張的態度,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一心一意“做好現在”。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感受,雖然有時候壓力很大、很緊張,但只要進入學習狀態,就不緊張了。
大連教育學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李玉榮建議考生適當做做放松訓練,深呼吸和肌肉放松練習等都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與疲勞狀態。同時,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也有助于考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如每天早起做做深呼吸并告訴自己,“我很輕松,我今天狀態很好”。
利用“五一”假期,復習好休息好
“五一”假期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調整時機。大連市實驗中學教師李梅說,初三學生一定要在這三天假期里安排好時間休息,勞逸結合,不能黑白顛倒。最好按照考試時間安排作息,如早上8:30開始復習,每隔1小時稍作休息,保證睡眠時間充足,合理進行戶外運動,消除考前復習疲勞。
同時,建議考生提前做好復習計劃,把三天中想要復習的科目和內容列出來,為了避免“心理疲勞”,建議采用“學科輪換法”,將各門課程交替起來進行復習。還可以選擇一些輕松愉悅的樂曲,學習累了就聽聽音樂消除疲勞,也可以適當進行體育運動。
家長多鼓勵,做好家庭心理醫生
在緊張的備考復習階段,家長和孩子都容易急躁,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比較容易激動,因此,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減壓,做好家庭心理醫生。如,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帶孩子出去散散步、聊聊天;提醒孩子按時睡覺,養成正常的作息習慣;在孩子抱怨時,不要否定批評,要多理解、多鼓勵。
同時,家長還要多關注中招的信息和政策,向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咨詢中考政策信息,如今的體育、藝術類特長生的報名、測試和資格認定就在近期進行,家長要關注。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收集一些資料。孩子學習時間緊張,沒有太多時間看課外讀物,家長平時讀書看報時,可以幫孩子留意相關話題的作文素材,也可幫助孩子們找來歷中考題讓孩子做做。
另外,家長應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應酬,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并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調劑好一日三餐,注意營養搭配,學習晚時準備點夜宵,為孩子學習提供精力和體能的基本保障。
特別關注
把一模當成一次“練兵”
中考一模試卷的內容要求、難易度的比例分配、題型等都要依據今的中考指導性文件——《大連中考考試說明》,因為其考試的性質很接近真實的中考,所以對每一個初三學生來說,都是一次重要的實戰演習。
同時一模成績也是考生填報中考志愿的重要依據,因此考出真實水平非常重要。據了解,為了最大限度地確保成績的公平、真實,各區縣初三教師會集中進行統一的計算機網上閱卷,成績出來后考生會知道自己在全市考生中所處的相對排名,作為考生填報志愿、選擇高中學校的一個參考。
同時,對于從未經歷過大型考試的初三學生來說,面對中考多多少少會感覺心里沒底。而通過模擬考試,可使初三學生適應考場氣氛,熟悉考試形式,減少考試焦慮,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
考生最好能夠把一模當作中考的一次練兵,發揮模擬考試的熱身作用。進入考場前,考生可以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中考也就是這樣,我要全力以赴。”在考試過程中要全身心投入,充分感受參加重大考試的那種緊張與興奮。這樣,將模擬考試作為真正的中考對待,有利于鍛煉考生的心理適應能力,緩解對中考的恐懼感,等真正的中考來臨時就不會那么緊張了。
考后分析試卷查缺補漏
一?己,家長和考生最好不要糾結于各種排名,以免導致考生心理壓力過大,影響了之后的復習。
據經驗豐富的初三教師介紹,一模考試到中考之間的這段時間是考生提高成績的黃金期。因此,無論一模成績如何,考生都不要放棄努力。往,常有初三學生因一模成績較好而得意,仿佛大功告成而對自己有所松懈;也有學生因成績欠佳而沉溺于苦惱之中。其實,對于初三學生來說,能夠在中考前的一模中發現問題是件值得慶幸的事,可以在模考后對試卷失分情況加以認真分析,及時查缺補漏。
考生試卷上失分大致有兩類:一類是自己在知識掌握和能力要求方面有某些漏洞和不足,這需要在之后的復習中重點突破;另一類是會做的題目,卻因時間緊沒有做完、因心理緊張而造成差錯或者因馬虎粗心而出錯等,這些是考生心態調節、答題技巧方面的問題,也需要有針對性的訓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339425.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