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怎樣讓自己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三種學習能力

  一、獨立探求知識的能力

  這種能力也可以叫自學能力,在外界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學生所取得的學習成績是不同的,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自學能力不同是一個重要原因。那些優秀的同學往往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他們不僅僅滿足在老師指導下的學習,更注重獨立探求知識。他們注重對書本的自學理解,遇到問題,并不急于求教,而是首先通過獨立思考來解決,他們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學習,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我們認為,在一個人所學到的知識中,獨立探求的比例越大,那么知識掌握的就越好,而且能更好地促進他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同學們在學習中應加強自學精神和獨立意識。

  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人類的認識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完成的,所以我們在主張獨立探求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加強與他人的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老師講,學生聽,只是一種單向傳遞,知識的掌握需要雙向、多向交流,所以,我們不僅要主動與老師多交流,而且要與同學進行積極的討論。學會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互相協作解決問題,也是善于同別人打交道的一種社交能力。一位哲學家曾說過:"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交換以后,我們還是擁有一個蘋果。但是,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交換以后,我們就會擁有兩種思想。"

  三、流暢的表達能力

  一些同學認為,好象只有文科要求有較好的寫作表達能力,實際上理科所要求的解答過程也是一種表達能力。我們這里所說的表達能力不僅包括文字表達,還包括口頭表達。在很多學習活動中,善于演講,能夠準確、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語言是與人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能力的表現,不注意表達能力的訓練,不僅影響與他人的交往,而且會影響思維的發展,進而影響學習。所以,同學們應有意識地加強表達能力的自我訓練。

  四種思維品質

  通俗地講,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每逢遇到問題,總要"想一想",這種"想",就是思維。它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并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我們常說的概念、判斷和推理是思維的基本形式。無論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還是人類的一切發明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思維,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培育高品質的思維是我們最重要的學習任務之一。

  一、敏捷性

  是指思維活動的反應速度和熟練程度,表現為思考問題時的快速靈活,善于迅速和準確地做出決定、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應注意:l.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2.課堂聽講超前思維,搶在老師講解之前進行思考,把課堂接受知識的過程變成思維訓練的活動。3.定時作業,有意識地限定時間完成學習任務。

  二、深刻性

  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和邏輯推理水平,表現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問題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應注意;l.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問為什么,堅決擯棄死記硬背。2.積極開展問題研究,按寫小論文,養成深鉆細研的習慣。

  三、整體性

  指善于抓住問題的各個方面,又不忽視其重要細節的思維品質?紤]問題,總是從整體出發,能夠很好地處理整體與局部關系。培養思維的整體性應注意:

  l.站在系統的高度學習知識,注重知識的整體結構,經常進行知識總結。

  2.尋找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挖掘共性,分離個性,在比較中學習新知識。

  3.注重知識的縱橫聯系,在融會貫道中提煉知識,領悟其關鍵、核心和本質。

  四、創造性

  指思維活動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墨守成規,奇異、求變,表現為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創造性應注意:l.加強學習的獨立性,保持應有的好奇心。2.增強問題意識,在課堂聽講和讀書學習中,注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3.注重思維的發散,在解題練習中進行多解、多變。

  四位良師益友

  在我們的學習中,除了代課教師,個少還有三位特殊的"老師",它們的作用和老師一樣重要,也是我們學習中的良師益友。

  一、自信

  在實際學習中,不少同學總認為自己比別人笨,小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們不敢碰難題,即便做出答案也總懷疑不正確,更不敢向學習好的同學挑戰。這種自信缺乏,嚴重地阻礙了學習的進步。如果說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那么,自信就是開發巨大潛能的金鑰匙。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要認識到,人與人之間雖然存在著差異,但每個人可供開發的潛力所能達到的高度是不可限量的。只要自己敢想、敢做,永不服輸,就一定能不可阻擋地走向成功。自信是學習中的第一位老師。

  二、課本

  課本是我們學習中的第二位老師。課本知識是最基本的知識,它隨時伴隨在我們身邊,每有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應當是查閱課本。不僅如此,課本還起著訓練同學自學能力的作用,那些平時不重視閱讀課本,只把課本當做課后練習的習題本的同學是很難學好知識的。

  三、同學

  “三人行 初中化學,必有我師焉!蓖瑢W是我們學習中的第三位老師。學習不僅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傳遞,更需要同學之間的多向交流,同學之間的協作更方便。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爭辯,有助于開拓思路,激發思維,互相促進。

  四、教師

  我們的任課教師是我們學習中的第四位老師。這并不是輕視教師的作用,只是指教師沒有課本和同學更易接近、更方便。教師的重要作用在于對知識的關鍵進行點撥,是學生學習的外圍推動力,因此,上課時認真聽講就顯得尤為重要。

  學習方法五原則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正確的學習方法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自求自得、博約結合、知行統一。

  1.“循序漸進”——就是人們按照學科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的智能條件,系統而有步驟地進行學習。它要求人們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騖遠,急于求成。循序漸進的原則體現為:一要打好基礎。二要由易到難。三要量力而行。

  2.“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辯證關系,把記憶與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我們知道記憶與理解是密切聯系、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徹;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參與下進行記憶,記憶才會牢固,"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用"自我詰難法"和"眾說詰難法"去質疑問難。

  3.“自求自得”——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盡可能挖掘自我內在的學習潛力,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自求自得的原則要求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4.“博約結合”——就是要根據廣搏和精研的辯證關系,把廣博和精研結合起來,眾所周知,博與約的關系是在博的基礎上去約,在約的指導下去博,博約結合,相互促進。堅持博約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

  5.“知行統一”——就是要根據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切忌學而不用!爸咝兄迹姓咧伞,以知為指導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脫離知的行則是盲動。同樣,以行驗證的知才是真知灼見,脫離行的知則是空知。因此,知行統一要注重實踐:一是要善于在實踐中學習,邊實踐、邊學習、邊積累。二是躬行實踐,即把學習得來的知識,用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44768.html

相關閱讀:最創意暑期:發明金點子征集
解惑篇--為什么會做的題不一定全做對?
叔本華:讀書要有選擇
辨析題解答方法
英語學習中的幾個誤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