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高考考綱(新課標)備考策略: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復習方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福建省師大附中 黃修清

  高三地理的復習已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如何在本階段更全面、更有效地復習,以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呢?下面談談我多年的教學體會,希望能對考生的復習備考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1.認真學習考綱,依據《考試說明》掌握知識的規律

  同學們在認真學習考綱的同時,要充分依據本省的《考試說明》,逐條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試內容等方面的變化以及與教材內容的差別。在復習過程中要重視主干知識的再現率,并通過拓寬知識面、加深理解度,使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規律變得形象和具體。如對世界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復習,要掌握其不僅分布在南美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以及東南亞這些具有明顯地帶性的區域,像澳大利亞的東北部、巴西的東南部、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的熱帶雨林氣候 課前預習,也要給予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的差異性。這樣才能對地帶性和非地帶性的知識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在復習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使自己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做到觸類旁通,思路靈活。如:氣象災害類型的拓展延伸(沙塵暴、干熱風的形成、影響、減災對策等);高新技術產業、新興農業(生態農業、溫室大棚農業、節水農業、無土栽培農業等)的特點、布局要求等。

  2.構建知識體系,提高綜合能力

  最后復習,要求在鞏固基礎、全面了解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根據知識間內在的聯系,突出重點,突出主干,重組體系。復習區域地理:應運用系統地理的原理進行分析,提高綜合思維能力。針對具體區域,可按如下思路展開:先確定其位置(包括經緯度或海陸位置)及地形特點,在此基礎上推測氣候的特點和分布,再進一步分析其他自然地理特點和經濟地理特征(河流、自然帶、工農業生產、人口城市分布等內容)。同時還應進行跨區域比較(某個要素比較或綜合比較),如:中亞的干旱與西亞、大洋洲等地干旱的成因、特點比較分析等;復習自然地理:應充分理解原理和規律,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自然地理的知識較難,但規律性強,要分清地理概念,弄懂地理原理和規律,并通過典型題例和變化圖,或結合區域實際,強化對概念的理解或原理的運用能力。復習人文地理:應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培養自己的知識遷移能力。人文地理知識的理解并不難,但需要記憶的東西多,因此在與策略上,要抓住核心知識,即區位因素(工、農業的區位因素、城市的區位因素、交通的區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識線索,并應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通過對知識點的分析歸納、系統整合,將龐雜的學習內容和錯綜復雜的知識關系結構化,揭示知識之間的層次關系和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建立思維線索,并將所學知識與試題的形式和內容建立正確的聯系,這樣才能有效地駕馭思維線索,使自己具備較高的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鞏固基礎知識,增強基本能力

  文綜高考強調對地理主干基礎知識的考查,有些知識點的再現率很高。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圖(日照圖、地形圖等)和等值線的判讀;地球運動和時間計算;大氣運動和氣候;影響鹽度和徑流的因素;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人文地理中的區位因素;人口、交通、城市;環境問題等。這些主干知識是地理學科的理論基礎,對考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操作性?v觀近幾年考生的得失,失分最多的不是那些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也不是跨學科的試題,而往往是最簡單的記憶和理解層面的問題。通過復習,將基礎知識進行縱向梳理和橫向延伸,以建立和完善點線面相結合的知識網絡,形成具有地理特點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在此基礎上做到對教材知識的融匯貫通,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在高考中根據題目的設問,從多角度、多層面理解、重新整合所學知識,靈活地遷移知識,并應用于新情境中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4.加強讀圖、析圖、作圖的能力

  近幾年高考文綜試題,突出了對圖表的考查。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色。它不僅是學習地理的拐杖,也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試題經常以地圖作為切入點,學生讀圖、作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綜合科成績的好壞。地理試題難就難在如何從圖表、材料中準確、有效地獲取、整理、加工信息,進而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最后一輪復習中要強化對地理圖表的判讀及分析處理能力,要做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能從圖表綜合歸納出各種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要學會讀圖“三步曲”,即一看地圖名稱,二看圖例注記,三看圖表內容。對同類地圖要總結出一些共性的方法、步驟和規律。對各類不同形式的地圖,要因“圖”而異,掌握識圖的方式方法。如:區域圖要建立立體經緯網絡,注意圖文結合記憶;日照圖要形成立體動態的模型,建立空間思維;等值線圖要注意把握數值的變化規律等?傊,復習地理圖表的目標是提高讀圖及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答題的速度及準確率。

  5.關注社會熱點

  雖然地理《考試大綱》中將重大時事列為了解層次,但是從近幾年的地理高考試題來看,題型設計越來越注重把地理知識和國內外形勢及當前人類面臨的問題結合起來,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學科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功能。以熱點問題作為試題的背景材料創設試題是歷年的一大特色,如: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國內外重大經濟建設項目的開工和竣工;國內外嚴重的自然災害;國內外新開辟的自然保護區和旅游勝地;人類面臨的問題——資源、人口、環境等。考生平時要關注這些時事熱點,并從地理學科的角度進行分析,看看這些問題能夠聯系到哪些地理知識,注意以這些知識為切入點,進行知識的整理和復習。因此,在高三地理復習中,要善于用學過的地理知識進行綜合分析思考,運用綜合的觀點、創新的觀點,從多角度來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6.注重平時訓練解題的能力

  考前做一定數量的高考模擬題,是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實戰”能力,積累考試經驗的需要。這就要求學生有選擇地對各種資料試題加以利用,精選典型試題。在解題中了解考試命題的原則及思路,研究題目類型,揣摸解題方法,從而掌握各類題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規律,這樣既能避免題海戰術,減少課業負擔,又能鞏固雙基,提高應考能力。就目前的地理而言,主要是以材料立意命題。因此,無論是平時練習,還是正規測試,都應注重加強對解題方法的把握。首先,要弄懂題意、看清圖示,注意把圖像、圖表資料與文字資料結合起來,認真把握情景材料與設問之間的內在聯系;其次,找出關鍵詞,把握試題的中心含義和試題作答的要求;第三,答題時要勤于思考、善于思索,充分利用試題中所提供的信息資料。這樣在復習備考時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獲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在認真復習教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考試的方向,應用上述的一些學習方法來提高運用地理理論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系統地掌握高中地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主要解題方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考試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65845.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