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農問題:中國歷代農業、土地、賦稅制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復習方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4年高考熱點三農問題復習

  [背景材料]2月1日,新華社受權播發的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再度鎖定“三農”。這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14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的文件,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1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是首次連續6年發布關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

  文件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

  2014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在農業連續5年增產的高基數上,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在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下行的態勢中,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的難度更加凸顯;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質量安全的氛圍里,保持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和規避經營風險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當前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制約更加突出。

  文件要求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

  [課標鏈接]

  1.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學習計劃,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2)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4)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2.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概述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總結其經驗教訓。

  (2)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其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

  (3)講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4)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

  3.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整

  (1)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和影響,認識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

  (2)列舉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探討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4.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1)了解俄國國內戰爭后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認識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

  (2)列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現,認識其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3)概述從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基本歷程,認識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知識鏈接]

  1.中國古代的農業

  (1)主要耕作方式: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

  (2)主要土地制度: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

  (3)水利工程:都江堰、京杭運河等。

  (4)農業技術、農學著作:《齊民要術》《農政全書》。

  (5)農耕工具:曲轅犁等。

  (6)明清時期農產品商品化。

  2.中國近代農業

  (1)傳統農業的解體。

  (2)太平天國與《天朝田畝制度》。

  (3)孫中山與“平均地權"。

  (4)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

  3.新中國的農業

  (1)土地改革。

  (2)農業合作社。

  (3)人民公社化。

  (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歐美國家的農業

  (1)英國圈地運動。

  (2)美國羅斯福新政對農業的調節。

  5.蘇聯的農業政策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2)新經濟政策。

  (3)農業集體化。

  (4)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的農業改革。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72326.html

相關閱讀:如何選擇正確的復習資料
2014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讀及備考建議
狀元們的理綜復習經驗
資深教師傳授理綜秘笈
二輪復習中語文學科復習策略與重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