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我應邀到臺北一所高中演講。去之前,里面的老師就提醒我:“別把學生估得太高了,現在的高中男生可不比從前,他們自以為了不得,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尤其可怕的是,他們居然黑白不分,譬如舉行班級的合唱比賽,明明表現杰出的,他們卻發出噓聲,對于那荒腔走板的,他們反而猛鼓掌叫好……”
當天我到臺上,場面果然不含糊,前面校長講話,我沒聽清楚幾個字。輪到我演講,雖然安靜了不少,卻老覺得好像有蜜蜂在飛。令人不解的是,盡管不少學生在下面講話,但說到好笑的事,他們又會立即有反應,偶爾問問題,連坐在最后面的學生,都能提供正確的答案。
這件事,令我不解:難道那些十六七歲的大男孩兒,有一心兩用的本事——能一面聊天,一面聽講?
我很快獲得了答案。
好幾個聽過我演講的學生寫信給我,并相約來到我的畫室。
“你知道我們聽你演講,聽得多辛苦嗎?”一個學生見面就說,“我們得一邊彼此交談,一邊集中注意力,發揮最靈感的聽覺,抓住你說的每個字!”
“那么,你們為何不安靜下來,或糾正愛說話的同學呢?”我問。
“這還了得!會被人諷刺、嘲笑、瞧不起的。所以,雖然每個人都想安安靜靜聽講,卻又不得不裝出很不屑的樣子!”
我沒有責怪他們,因為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高中時代的自己。我曾經因為嫌學校為省電白天不開教室后面的燈,而故意在督學來的時候,發動好幾個班的同學點蠟燭,用諷刺的方式表達抗議。那時學校撥了一個樓梯間供編?耐瑢W使用,于是我們占地為王,在門上貼著“成功(成功高中)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兩三年”。房間里除了桌椅,還擺上毛毯,有時我們故意溜課去睡覺,以引得其他同學嘖嘖稱贊,而自以為是英雄。甚至有人故意躲在里面抽煙,當訓育組長進來,不好意思糾正,笑問“好像有什么奇怪的味道”時,得意地拍著組長的肩膀說:“還是我們年輕的組長上路!”尤其不可原諒的是當時有些同學,居然會制造出“某幾個老師聯手打學生”、“某老師同性戀”、“某主任貪污”之類的謠言。而且話一傳開,就眾口鑠金,雖然沒有任何人能證實,卻一個比一個斬釘截鐵,一個比一個咬牙切齒!
向權威挑戰,是多么英雄的事!不論對與不對,這種挑戰的勇氣是值得叫好的!不是嗎?問題是,包括我在內,大家為什么不想想,敢于逆流前進、獨排眾議,如同司馬遷為李陵辯護、韓愈諫迎佛骨,雖然落得被閹、被貶的命運,不更是一種英雄的表現嗎?而且那種表現更孤高、更果敢、更節烈!它不是隨俗從眾,而是為正義與良知發言!
其實,豈止十六七歲的大孩子有那種盲目的英雄式行為,大學生也可能如此。
記得我有一年教課,班上有個學生不但公然遲到、早退,而且經常莫名其妙跟我唱反調。我知道他是想吸引女同學的注意,所以沒人理他。直到有一天,好幾個女生一起忍不住地開了口:“你想不想聽課?不想聽就滾出去!”這搗蛋鬼先一怔,接著夾起書本沖出門去。每個人都相信,他是再也不會出現了。
他居然又出現了。在大家進教室前,他已經坐在角落里。從此完全變了個人,下課還幫我收拾幻燈片呢!
學期結束,他得了A!那是他應得的,因為即使他在搗蛋、唱反調的時候,每次平時考,他都答得很好。如同臺北那批高中生,他是一邊表現反叛,一邊努力學習!
我變得很喜歡他,至今在校園遇到,還總是停下來聊聊。我知道這種有叛逆性的學生,叛逆期過后,往往能把那種特有的沖力發揮到學業或事業上,而在未來有杰出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他能“知恥近乎勇”,在眾同學面前幡然改過。沒有大勇的人,如何辦得到!
年輕人,你也有叛逆性嗎?那并不壞!但你更要知道:什么時候是需要大勇的時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346636.html
相關閱讀: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善良的“謊言”
人治不如法治